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地分类是我们在村庄规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作为管控土地利用并协调各类开发使用行为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用地分类贯穿于城市规划从基础调查、规划编制、到审批及管理的全部过程。与此同时,用地分类科学合理的构建和顺利运用还要能与大的时代背景密切契合。因此,在城乡统筹成为指导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农村各类用地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村庄用地分类已然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急需加快转变的步伐。于是,本文将城乡统筹下的村庄用地分类作为研究主题。 论文先是研究了《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我国目前为止唯一系统涉及过村庄规划的国家标准)中的关于用地分类的部分,以及2012版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与国土体系下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与村庄用地分类相关的部分。在对这三类分类体系的归纳、总结、对比的基础上,阐明《村镇规划标准》中用地分类存在的问题及村庄用地分类制定的必要性。同时,文章对英国、加拿大、香港现行用地分类体系进行研究,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成熟的用地分类模式可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村庄分类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城市,具有非常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涵盖了平原、丘陵、山地等多种类型的村庄。因此以成都周边地区的村庄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选取成都市域内的典型村庄为对象开展特定研究,对现状村庄用地进行调研,归纳出村庄用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分析成都市周边村庄已完成的村庄规划,总结出在规划编制阶段用地分类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区的主体是广大生活于此的农村居民,相对与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居民有其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那么,农村地区的规划建设必须以其生活主体为核心进行考虑。与此同时,指导村规划的村用地分类就应该建立在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基础上。尤其目前农村地区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政府政策的引导使得生产生活方式较之以往发生了极其大的变化以及有更大转变的趋势。因此,本文还探讨了未来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发展趋势对用地的影响。同时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的过程中,传统乡村文化与现状用地也产生了矛盾。研究传统文化传承与承载空间延续对用地的影响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和现实需求,充分考虑我国现实国情和既定框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熟的用地分类模式和经验,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和村庄地区生产生活发展趋势,明确了村庄用地分类制定的目标、原则、思路并提出一套新的村庄用地分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