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简政放权,地方政府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各地政府官员出于晋升以及本地经济发展的考虑采取各种竞争手段去吸引资源流入。税收竞争是政府所常用的竞争手段,地方政府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返还等手段吸引资本与劳动流入,拉动区域地方投资,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分析分税制改革之后的宏观数据可以发现,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确实给各地的经济增长带来积极效应,各地经济得到飞速增长。然而税收竞争的实行也会给经济造成负面作用,标准税收竞争模型阐述了税收竞争最终均衡状态,社会的均衡税率要低于最优税率,各地政府会为了经济资源而纷纷采用税收优惠等手段降低税率,从而导致“逐底竞争”的局面,税率的降低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不足,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达不到要求。此外税收竞争破坏了我国的税收秩序,税收政策得不到很好地履行,不同经济主体享受的税收政策不同,这也造成了辖区内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扰乱了我国的市场秩序,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抑制了我国经济的增长。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产业集聚逐渐被学者关注,学者也开始将产业集聚与税收竞争联系在一起,根据“中心-外围”模型,产业集聚地区表现出显著的规模经济,有着较强的正外部性,处于中心地区也就是产业集聚区的企业能够获得超额的规模效益,这种超额的规模效益可以称为“集聚租”,“集聚租”的存在降低了生产要素对税率的敏感程度,而政府可以设置较高的税率对“集聚租”进行征税而不必担心生产资源的流出。产业集聚降低了各地政府采取税收优惠手段进行税收竞争的内在激励,产业集聚水平高的政府可以采取差异化的税收竞争策略,“逐顶竞争”成为可能,从而规避了“逐底竞争”带来的负面作用,产业集聚背景下税收竞争能够有效地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地区的经济增速逐渐放缓,政府在现有的格局之下应当谋求其他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出路,产业集聚因素的影响不应当被忽视,应加快各地区产业集聚的形成,给经济增长添加新的动力。本文总结了以往的税收竞争、产业集聚以及经济增长的文献,阐述了三者的内涵,对三者进行定义。分析了我国税收竞争、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量化指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对三者进行量化分析,更加直观明了地分析目前三者的现状。阐述税收竞争的理论以及税收竞争作用机制,分析了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以及负面影响。阐述产业集聚的理论以及产业集聚作用机制,分析产业集聚是如何改变政府财税政策的选择以及缓解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地区税收竞争的影响以及不同产业集聚水平的地区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