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宋初晚唐体诗歌为研究对象,采用意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其诗歌中主体意象的分析从而深入探讨其创作心理、审美意趣及艺术风格,以求对这一诗学流派的诗歌作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评述。全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所使用的意象概念内涵,对本文所使用的意象概念作一个简单的界定,作为下文展开论述的基础。同时对意象研究的意义和本文所采用的研究角度和方法作一个简单概述。第二章“晚唐体与晚唐体诗歌意象的构成”。由于“晚唐体”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诗学概念,本章第一节对晚唐体诗学概念的提出及其诗学流派的形成进行梳理,将本文的研究范围确定为宋初三体之一的晚唐体,具体成员为林逋、寇准、魏野、潘阆、赵湘及九僧。第二节对晚唐体诗歌意象选择与构成的总体特征作一个全面的叙述,并对其出现频率较高、较为典型的意象进行分类数据统计,作为下文探讨的依据。第三章“晚唐体诗歌意象的丰富内涵”。在前文数据统计和文本研读的基础上,本章选取了晚唐体诗歌中最具典型代表性的叶、蛩、林、泉、梅、鹤等意象进行解读。通过对落叶、鸣蛩意象的解读分析了晚唐体诗人苦寒内敛的心态;通过对林、泉意象的解读分析了晚唐体诗人自安自足于山水的生存状态及其以“韵味”“意趣”为中心的对山水的观照体悟与表现;通过对鹤、梅意象的解读分析了晚唐体诗人闲逸心性与独立人格。第四章“晚唐体诗歌意象组合的审美境界”。第一节从意象安排与组合的角度分析晚唐体诗歌意象所形成的具有审美张力的诗歌境界——荒寒境界,从时间的角度解读荒寒境界的审美超越意义,分析荒寒境界的成因。第二节从意象构成与组合的角度分析晚唐体诗人以“清”为中心的人格理想与诗美理想,并分析了不同个体诗人所不同的“清”的风格。第五章“结论”。总结了晚唐体诗歌及意象在宋代文学史上的意义。认为晚唐体诗歌意象的审美趣味与晚唐体诗人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宋人内敛的心态与人格倾向,其荒寒境界与清的审美意趣开启了宋代审美意趣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