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东方百合(Lilium ’Oriental Hybrids’)的主栽品种‘索蚌’(Sorbonne)和‘西伯利亚’(Siberia)为试材,较系统地研究了东方百合鳞茎的山地繁育及生长发育期间养分代谢机制。结合2003年和2004年在浙江省缙云县大洋镇和遂昌县高坪乡海拔800m以上的山地百合培育实践,全程跟踪测定其鳞茎膨大发育的形态变化与养分积累规律。通过测定百合自然更新发育期间的淀粉、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研究其养分代谢机制,并结合同位素示踪实验,研究碳同化物的分配规律。通过本试验研究,初步探明了我省山地冷凉地区百合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于解决我国的百合种球国产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推广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东方百合种球经过山地栽培繁育,鲜重和周径均大幅度提高,自繁种球效果明显。2003年10月下旬收获时,平均鲜重达45.2g,是栽种时的3.4倍;平均周径为15.5cm,是栽种时的1.5倍。 2、百合植株的叶片数量与鳞茎周径、鲜重和百合株高有很大的相关性。叶出齐以后,按叶片数量分为15片叶以下、15-17片叶、18-20片叶以及20片叶以上4个组群。可以通过叶片数,初步掌握、判断植株地下部的生长情况以及收获后的鳞茎大小,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3、可溶性糖是鳞茎可以直接利用和运输的养分存在形式,以蔗糖和还原糖为主。结合两年试验结果,发现自生长期到含苞期,鳞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在鳞茎发育的后期,外层鳞片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升高。蔗糖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多在60%以上,鳞茎在不同生育期的蔗糖含量变化趋势与可溶性总糖变化趋势一致。 4、淀粉是鳞茎中主要的贮藏性碳水化合物。2003年东方百合籽球4月中旬下种时淀粉含量104.3mg/gFW,当年10月下旬收获时淀粉含量达到293mg/gFW,是下种时的近3倍左右,与进口球相近,品质达到了商品球的要求。 5、去花苞处理是百合鳞茎山地培育的主要技术措施。百合自然更新发育收球期去花苞处理鲜重98.83g,周径21.23cm;未去花苞处理鲜重73.21g,周径19.65cm。证实去花苞处理的百合鳞茎膨大显著,同时使新鳞茎形成时间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