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联合青蒿琥酯体内外抗弓形虫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odoochild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弓形虫又称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gondii),寄生于温血脊椎动物的有核细胞,是严格的专性细胞内原虫,只有侵入细胞内的弓形虫虫体才能进行增殖。隐性感染,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明显感染症状的,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生物体。当器官移植患者或艾滋病患者这些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个体感染弓形虫后会引起严重症状,速殖子或包囊在胞内大量增殖,引起急性或慢性的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属于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此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对社会公共的安全和经济发展均造成威胁,在全球各地都会发生不同类型的弓形虫病。目前为止,临床上的治疗手段有限,且尚未发现理想的疫苗和治疗性药物。天然化合物是一个巨大的化合物库,它可以作为抗弓形虫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本研究首先选取了7种具有抗炎、抗寄生虫感染和抗肿瘤的天然化合物提取物进行体外抗弓形虫增殖的筛选,并结合细胞毒性选出了体外抗弓形虫的两种优秀的天然产物——姜黄素和青蒿琥酯,进一步研究了体内外抗弓形虫感染的效果,初步探索两者联合抗弓形虫的功能机制,向临床治疗弓形虫病提供了新药研发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目的:探究姜黄素和青蒿琥酯体内外抗弓形虫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初步探索姜黄素联合青蒿琥酯对弓形虫速殖子感染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
  方法:首先,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检测7种天然化合物对细胞的毒性。其次,将选出的姜黄素和青蒿琥酯进行了细胞的安全浓度测定和虫株的半抑制浓度的测定,通过吉姆萨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和透射电镜拍照观察了弓形虫速殖子在药物作用下的荧光变化和虫体形态变化。同时检测了在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弓形虫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在体内实验中,我们建立了弓形虫急性感染的小鼠模型,对其进行了姜黄素和青蒿琥酯的灌胃处理,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存活时间。然后把小鼠抗弓形虫感染免疫后的肝脏和脾脏取出做成了石蜡切片,对病理切片进行分析,又对脾脏进行研磨得到脾淋巴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T淋巴细胞的亚群分布,统计CD4+和CD8+比值的变化。我们对弓形虫入侵细胞后的EGFR分子的表达情况用qPCR和Westernblot进行验证,预测可能的宿主抵御弓形虫感染的机制。
  结果:7种天然化合物在体外抗弓形虫作用的强弱顺序为甘草酸>姜黄素>磺胺嘧啶>黄岑苷>青蒿琥酯>黄芩素>黄芪多糖。在受试药物浓度中,姜黄素的安全浓度范围定在31.25μg/ml~250μg/ml,青蒿琥酯定在31.25μg/ml~500μg/ml。姜黄素对弓形虫的半抑制浓度为179.6±36.5μg/ml,青蒿琥酯对弓形虫的半抑制浓度为271.6±30.9μg/ml。经姜黄素和青蒿琥酯作用的速殖子绿色荧光度降低,虫膜、细胞器和胞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发生变化,FITC/PE的值越来越高,说明虫体凋亡的越来越多。姜黄素和青蒿琥酯会延长被弓形虫感染的小鼠的寿命,经姜黄素治疗后的感染小鼠最长的能活到第13天;经青蒿琥酯治疗后的感染小鼠最长的能活到第14天,而经两者联合治疗的感染小鼠在第12天开始死亡,最后一只在第15天死亡。被感染小鼠的肝脏和脾脏都受到了严重损坏,经过治疗的小鼠空泡数量减少,细胞和组织结构清晰,与药物单独治疗相比,淋巴组织更加完整。姜黄素、青蒿琥酯和联合药物组淋巴细胞中CD4+/CD8+的值分别为2.73±0.09、1.75±0.06和1.79±0.09。在qPCR和Westernblot结果中EGFR的表达量都降低,联合用药要比单独用药表达量低。
  结论:综上所述,姜黄素联合青蒿琥酯体内外抗弓形虫实验效果要比单独用药效果好。本研究从细胞免疫方面深入探讨了宿主抗弓形虫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干预弓形虫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为新型抗弓形虫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背景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属肠杆菌科,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但其致病性强,可正常寄居于人的呼吸道和肠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便经呼吸道进入肺组织,进而引起大叶或小叶融合性实变,形成单个或多发性脓肿,病变可累及多个脏器,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近年来KPN及其耐药菌株的检出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某基层医院的KPN检出率较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增加难度,严重危害患者生命
学位
目的:构建盐酸小檗碱纳米乳(Berberine hydrochloride Nanoemulsion,BBR-NE)口服给药系统,对其处方、制备工艺、体外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行为进行考察。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考察盐酸小檗碱纳米乳对大鼠高脂血症的药效作用。  方法:采用水滴加法制备盐酸小檗碱纳米乳,绘制伪三元相图,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纳米乳处方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处方组成,并对制备的盐酸小檗碱纳米乳
背景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是SMC受多种诱因导致去分化的过程,是AS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micro RNA-33a(miR-33a)可以调控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展,对斑块内巨噬细胞及内皮细胞影响巨大,但在平滑肌细胞中的作用缺少研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是传统中药红景天的提取物,对AS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1.探究miR-33a
学位
背景Zeste同源复合物2(Enhancer Of Zeste 2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EZH2)是聚梳阻抑复合物2(Polycomb-group Proteins2,PRC2)的核心成分,可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并促进肿瘤生长。EZH2调节脂质代谢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与发展,尽管内皮炎症在AS的进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学位
背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导致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acid)analogs,NAs]类药物通过抑制HBV逆转录酶作用,抑制病毒的复制,但是,一部分患者即使很好地控制了病毒复制,仍反复出现肝损伤,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
学位
背景银屑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参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已被证实。IL-33是IL-1细胞因子家族的其中一员,ST2是IL-33的特异性受体。大量的研究证明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agaris,PsV)患者皮损处IL-33和ST2的表达显著增加,但其在血清中的含量及与银屑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尚有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PsV患者外周
学位
背景氨磺必利是一种苯酰胺类抗精神病药物,因其较高的疗效和较好的耐受性而广泛用于临床。除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外,氨磺必利同样可用于抑郁症等疾病治疗。QTc间期反映的是心室肌从去极化开始到复极化结束的时间。QTc间期延长常常反映了心脏传导功能的异常,易导致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es,Tdp)甚至猝死。近年来,有不少关于服用氨磺必利导致QTc间期延长、Tdp
学位
学位
现阶段,传统的化石能源正日益枯竭,随之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因此,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量来源的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配电网因为DG的接入减轻了火电机组的压力,获得了更多的主动调节能力。而随着DG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新能源固有的不确定性、波动性以及间歇性等问题也为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消纳DG,配电网
学位
在监察体制改革大背景下,作为重要内容得监察赔偿制度研究提上日程,监察赔偿制度构建是中国特色监察体制改革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监察体制必不可少得关键部分。有新型国家权力诞生,就需要考虑新型国家权力如何有序运行这一重要问题。监察赔偿能够对于监察机关监察行为形成“倒逼”,促进监察行为合法运行,是与监察权相配套监督机制。另外,监察赔偿能够为合法权益受损害得公职人员提供救济,对于其人权保障也具有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