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我国创业板市场成功开启,经过八年多的飞速发展,截止至2017年10月,创业板市场上的公司总市值已经超过55000亿元,上市公司数量达到近700家,通过IPO融资的金额达到了3481亿元,为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类企业的发展带了巨大的资金支持。创业板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及增值潜力尤为注重,尽管创业板市场整体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公司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之后的成长能力并不强,IPO前后频繁出现倒“V”型的业绩“变脸”现象,这不禁让我们产生质疑:现行的业绩评价方法适合创业板公司吗?公司IPO中的经营业绩客观真实的反映了吗?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将对创业板公司IPO中的业绩评价方法进行优化研究。本文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上述提出的问题进行展开研究,具体研究的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的展开介绍,对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再给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业绩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业绩评价的主要方法以及创业板市场制度背景分析;第三部分对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创业板公司现行的业绩评价方法做了主要介绍,并针对创业板公司现行业绩评价方法的缺陷提出引入EVA的业绩评价方法;第四部分引入案例,选取了在创业板上市后业绩发生“变脸”的S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S公司的基本概况,并将S公司现行的传统业绩评价方法与EVA业绩评价方法分别运用到IPO中对其业绩进行比较分析,并延伸至IPO后比较两种业绩评价方法整体趋势的差异,基于此对创业板公司IPO中的业绩评价方法进行优化;第五部分总结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针对创业板公司IPO过程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通过对创业板公司IPO中的业绩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出目前所采用业绩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对其不足进行优化,丰富了创业板公司IPO中的业绩评价体系。通过对S公司的研究发现:EVA较传统净利润而言,整体趋势在IPO前后并未出现倒“V”型的“变脸”现象,相对而言较为稳定。研究得出将EVA与现行的传统业绩评价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客观的反映出创业板公司IPO中的经营业绩,防止公司存在短期化的盈利行为,避免了公司在IPO中业绩被高估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其在IPO前后出现倒“V”型的业绩“变脸”现象。最后分别从投资者、公司自身以及监管机构的角度出发对创业板公司IPO中的业绩评价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