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剧表演和声乐,它们虽然都是当众扮演的艺术,但是欣赏者的感受是迥然不同的,笔者有幸在本科时主修音乐学声乐方向、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主修戏剧表演,笔者在实践中将话剧表演与声乐相融合,发现二者的融合对自身的舞台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能对表演者的专业技能的提高有所帮助,在实践的过程中它们彼此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能帮助表演者在舞台上更好的体现角色,对专业的高要求也是对专业水平的精益求精。本文首先是从理论学习、教学中,介绍话剧表演与声乐在表演上的契合与差异,分别介绍了话剧表演与声乐的差异和话剧表演与声乐的契合。然后结合笔者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谈声乐与话剧表演在表演上的融合,以及所遇到的矛盾,并据此展开思考,并最终在实践中解决。分别时从声乐对话剧表演的借用和话剧表演中引入声乐来做详细的说明的。具体来说,声乐对话剧表演的借用,主要是以笔者实践中多次演唱《梅花引》的心得体验以及多位成功的艺术家的舞台演唱表演为实例;话剧表演中引入声乐表演,主要是以出演《红玫瑰白玫瑰》中的白玫瑰乙的亲身体验,分别做详细说明,切实感受了话剧表演与声乐表演在表演时融合,这种“融合”是在我通过实践后体会到的,当我演唱歌曲《梅花引》时,斯氏体系的理论指导我去认识、创造角色,回归歌曲本身;在我演出《红玫瑰白玫瑰》中白玫瑰乙这一角色时,运用声音的技巧既给我带来便利,又带来阻力,而从这样的矛盾中,找到平衡,再一次体现了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另外文章中还以歌剧《白毛女》作为话剧表演与声乐融合的另一艺术样式作为特殊例子,来说明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会形成艺术合力,会获得1+1>2的艺术效果,说明不同艺术形式结合的可行性。这类融会就像米秋林提出的嫁接理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研究话剧表演与声乐表演的融合,让笔者深刻认识到二者的艺术魅力,也认识到如果话剧演员有声乐的功底,或者声乐表演者有话剧表演的功底,对于艺术的发展、专业的精益求精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