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ljia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性要素,在学生逐渐养成并具备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之后,能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形成深刻理解并将其升华,同时养成社会责任,因此制定培养生命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对高中生物教学至关重要。本研究首先深入解析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实质、内涵与意义;通过文本分析法,解析了新课程标准关于生命观念的内涵和培养要求;基于多位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分别选择近两年全国和辽宁高考卷研析其生命观念考查情况,得知新高考试题重视考查大概念,生命观念类的命题凸显情境化设计,常以真实的生活化的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基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事实解释生命活动规律的思想意识和方法能力;以教育实习所在学校的四位生物学任课教师为访谈对象,对该校培养生命观念所用教学策略现状、困难及成因作了调查与分析,发现该校教师已有意识地在生物学教学中践行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面对遇到的挑战能及时反思、积极思考解决方法,但仍存在对生命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特性的解释与抽象不到位、对学生运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等方面引导不足。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构建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4C”教学策略,通过“织网”、“创境”、“换位”、“拟喻”着重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设计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的两个典型教学案例后实践、收集评价数据,得出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培养高中生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概念体系的建构和生命观念的形成。深刻反思实践经验后,建议一线教师加强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帮助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观念的内涵,体会生命本质。本研究成果将为改进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教学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与出版理念体现出版社的"文化属性"不同,出版方向体现的是其"企业属性",对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实际的学术出版中,策划编辑的出版方向意识欠缺不但会造成出版社的品牌危机,还会造成个人的职业困扰。基于东南大学出版社-城市工作室(含前身)20年的学术出版实践,本文首先探讨出版方向的重要意义,认为出版方向有利于出版社内部特色的形成;其次,分析如何设立出版方向,指出其核心在于对主要领域的聚焦,并提出聚
<正>科学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够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帮助幼儿更准确地理解和解决简单的科学问题。武夷学院依托合作办学的全日制民办幼儿园——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一直积极研究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科学教育的规律。“茶学”是武夷学院富有特色的研究项目,学前教育系努力将茶文化融入幼儿的日常课程,借助幼儿园功能丰富的户外活动场地,让幼儿通过采摘茶叶、挑拣、包装等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意识和能力。不同年龄段的
期刊
本文回顾了实证会计研究的起源及其影响,并对目前实证会计研究现状进行讨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鲍尔和布朗(1968)对会计报表信息无用论的主流会计观点提出质疑,运用经验检验方法,研究了会计盈余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验证了会计盈余数据的有用性,从而开创了会计实证(经验)研究方法。此后,实证研究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会计研究的主流范式。然而,近年来基于该论文发展起来的实证会计研究却出现了偏差,脱离实务、唯实证
党的二十大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及繁荣问题,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法宝,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新时代高质量推进中国民族工作,亟需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和培育路径。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摸索中,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完善过程。文章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利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是生成逻辑、实践指向和价值意蕴的有机统一。生成逻辑源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经验总结。实践指向表现为:党的领导确保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利益共享夯实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文化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依法治理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命运与共促进民族交往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贯穿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在新时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也显得愈发重要。其中,构建教育行政执法的协同机制是教育治理顶层设计的现实要求,具有协同实践的时代特征,对于教育治理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行动意义。应当准确理解协同性机制的基本内涵,深入分析协同性机制的表现形式,同时明确协同性机理形成的制约因素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对标发达国家整合设计思想,统筹规划设计、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饰装修、景观环境和各类专项设计,以及建造过程和设计交付的设计全过程,研究建设全过程绿色协同设计流程、步骤和方法,并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航运控指挥中心的绿色设计中进行了示范应用。
<正>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
期刊
抖音平台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塑造了乡村文化传播的媒介环境,乡村传播者根据短视频特点,借助智能手机这一介质和特定符号重塑出具有偏向的乡村生活场景,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乡村文化。本文依据媒介环境学的传播偏向这一命题,以康仔农人抖音短视频为抓手,探讨其重塑乡村“拟态环境”时产生了何种媒介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