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Ceramage聚合瓷以不同酸蚀时间处理后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试,探讨最强粘接强度下聚合瓷的最佳酸蚀时间,为临床实践中增强聚合瓷的树脂粘接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并选择无龋坏、无变异、未做任何治疗的离体牙48颗,每颗牙均匀磨除釉质层使牙本质层完全暴露,使用水磨砂纸预备出4mm×4mm大小的粘接平面,制成包埋试件。制作直径3mm,高3mm的柱形聚合瓷试件60个,同样都使用水磨砂纸预备出统一的粘接面。将60个试件按酸蚀时间不同随机分为A、B、C、D、E、F6组,分别用9.0%氢氟酸按照相应酸蚀时间酸蚀处理,具体酸蚀时间如下:A:无酸蚀;B:酸蚀15s;C:酸蚀30s;D:酸蚀45s;E:酸蚀60s;F:酸蚀90s。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酸蚀时间处理后聚合瓷表面的微观形貌,接着随机选取聚合瓷试件与离体牙包埋试件利用树脂粘接剂进行粘接并测量剪切粘接强度,总结最适合聚合瓷树脂粘接的酸蚀时间,并使用电镜观察断裂面的微观形貌。结果扫描电镜显示酸蚀后的聚合瓷表面有较明显的溶解区域,随着酸蚀时间增加会出现沟裂以及晶体颗粒的脱落。A组(对照组)的聚合瓷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但不明显,可以看到打磨痕迹;B组(酸蚀15s组)的聚合瓷表面出现少量溶解区域,面积比例较小,分布不规律;C组(酸蚀30s组)的聚合瓷表面酸蚀溶解区域明显增大,分布比较有规律,整体观察像鱼鳞样的蚀刻形态;D组(酸蚀45s组)的聚合瓷表面溶解程度进一步增大,开始出现少量沟裂;E组(酸蚀60s组)的聚合瓷表面沟裂逐渐增多增大;F组(酸蚀90s组)的聚合瓷表面沟裂深度加深,宽度加宽,部分晶体颗粒脱落,松散堆积于表面。所有经酸蚀表面处理的试件的剪切粘接强度均显著大于未经酸蚀处理的A组试样(P<0.05)。在使用树脂粘接剂对聚合瓷与牙本质粘接时,酸蚀聚合瓷试件粘接面30s可取得最高的剪切粘接强度(16.87±1.36)Mpa。扫描电镜显示不同的酸蚀时间造成的剪切试件断裂方式也不同,A组(对照组)的断裂方式为界面破坏;B组(酸蚀15s组)、C组(酸蚀30s组)、E组(酸蚀60s组)、F组(酸蚀90s组)的断裂方式为粘接剂的内聚破坏;D组(酸蚀45s组)的断裂方式为混合破坏。结论用9.0%浓度的HF可以显著增强聚合瓷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不同的酸蚀时间对聚合瓷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有显著的影响,酸蚀30s可获得最强剪切粘接强度。HF酸蚀处理后聚合瓷的粘接界面的密合度优于未处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