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现状和目的:
上鼓室内陷袋(attic retraction pocket)在耳鼻咽喉科临床中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耳闷塞感、耳鸣、听力下降;部分内陷袋进一步发展形成内陷袋胆脂瘤,导致听骨链破坏、破坏中耳结构、甚至破坏迷路、侵袭颅内,导致听力下降、流脓、眩晕,甚至引起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医生希望了解其发病机制,早期预防和防止内陷袋进一步发展。
上鼓室内陷袋机制目前还不是完全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它的形成与咽鼓管功能不良、蒲氏间隙的阻塞、乳突气化不良、鼓膜硬度性差等因素有关。以往主要从动物实验或颞骨解剖单一方面来探讨内陷袋可能的原因,临床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通过分析内陷袋患者鼓室导抗图以及颞骨高分辨CT表现、术中情况、治疗效果来分析内陷袋患者中耳是否存在通气障碍以及通气障碍可能出现的部位,从临床上初步探讨内陷袋的机制,以便对内陷袋的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研究
方法一
研究对象及样本选择收集我科2005.9-2007.2诊断为上鼓室内陷袋及内陷袋胆脂瘤的患者101人(128耳),其中男52人,女49人。年龄13-74岁,平均40岁,病程0-30年。
选取无外耳、中耳及内耳疾病史且听力正常44耳做对照组。所有对照耳均行电测听检查示听力正常,声阻抗示鼓室导抗图为“A”型。
二方法
1.耳内镜检查或电耳镜检查所有病例行耳内镜检查或电耳镜检查均观察到内陷袋或内陷袋胆脂瘤。
2.声阻抗使用MasenZODIAC901型声阻抗仪测量上鼓室内陷袋患者鼓室导抗图。
3.电测听使用Madsen-08922型电测听(丹麦)在隔音室内,用降10升5法测试患者气骨导听阈,记录500Hz、1000Hz、2000Hz、4000Hz气骨导听阈值,并计算。
4.颞骨CT检查选取43例(54耳),行颞骨高分辨CT检查,图像直接传送工作站,重建乳突气房,观察蒲氏间隙、鼓峡等情况。
5.治疗和随访根据病程及病情,行药物观察、穿刺冲洗、置管、手术治疗,随访58耳,随访时间3个月-18个月,观察内陷袋改变情况、症状好转情况及鼓室导抗图。三统计学处理方法使用SPSS 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利用平均数、t检验、 Fisher精确概率法、卡方检验、非参数K-W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一般情况及鼓室导抗图101例128耳内陷袋患者,有分泌性中耳炎病史66例(88耳),占68.8﹪.其中B型鼓室导抗图86耳(67.2﹪),C型38耳(29.7﹪),As型2耳(1.6﹪),A型2耳(1.6﹪)。
随访声导抗34耳,2耳恢复为A型鼓室导抗图,占5.9﹪,治疗前为I级内陷袋,鼓室导抗图恢复A型后内陷袋完全消失:94.1﹪为B型或C型鼓室导抗图。
2.内陷袋追踪随访情况随访3个月到18个月,共58耳,内陷袋消失或好转共9耳,均为1级内陷袋,观察组1耳,穿刺冲洗组3耳,中耳置管组5耳,两组内陷袋好转率经过卡方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
内陷袋颞骨高分辨CT表现
1).乳突情况内陷袋组气化良好率和气化不良率各为9.3﹪、90.7﹪。对照组气化良好率和气化不良率各为75.0﹪、25.0﹪;乳突见软组织影16耳,占30.0﹪;内陷袋组平均乳突气房容积0.350cm<3>(0-4.321 cm<3>),对照组平均乳突气房容积4.854 cm<3>(0-11.470cm<3>),内陷袋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陷袋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容积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陷袋组乳突软组织影Ⅳ级和其它各级间有统计学意义。
2).pruasSElkl间隙和鼓峡情况内陷袋组蒲氏间隙10耳中6耳见软组织影堵塞,占60.0﹪。鼓峡软组织影堵塞34耳,占63.0﹪。内陷袋Ⅰ级、Ⅱ级、Ⅲ级、Ⅳ级,鼓峡软组织影堵塞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盾板最低点到锤骨颈的距离(SM值)盾板最低点到锤骨颈的距离,内陷袋组平均值0.20±0.05cm(0.11-0.30cm),对照组平均值0.23±0.06cm(0.09-0.34cm),经t检验,二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上鼓室、鼓窦、后鼓室和中鼓室、咽鼓管口的病变情况内陷袋组上鼓室、鼓窦、后鼓室、中鼓室、咽鼓管口软组织影出现率分别为59.3﹪、 66.7﹪、74.1﹪14.8﹪、13.0﹪;鼓峡、上鼓室、后鼓室、鼓窦均未见软组织影16.7﹪;一个或多个部位有软组织影的45耳,占83.3﹪。利用卡方检验,上鼓室软组织出现率和中鼓室、咽鼓管口软组织出现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手术情况及其和CT相符情况25耳行手术治疗,上鼓室、鼓窦、乳突见肉芽瘢痕或胆脂瘤分别为100﹪,56﹪、28﹪,上鼓室、鼓窦、乳突三者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和CT相符率为92﹪。
结论:
1.中耳通气不畅和持续负压状态是内陷袋形成的主要机制。
2.内陷袋的形成和咽鼓管功能不良、乳突气化差、蒲氏间隙、后鼓室及鼓峡的阻塞、分泌性中耳炎多个因素有关,需早期积极恢复咽鼓管功能和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3.内陷袋患者炎性病变多局限在上鼓室听骨链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