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传统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对照,探讨320层容积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依据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密度的不同分析斑块的特性,探讨重度狭窄性病变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95例在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两周内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男性66例,女性29例;年龄40-82岁,平均(63±7)岁,年龄≥60岁者66例。其中67例至少有一处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将所有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节段按斑块密度的不同分成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并按年龄分组,观察年龄≥60岁和年龄<60岁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各种斑块的发生率,检验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另搜集56例经320层容积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通过对比两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单因素分析其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冠心病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所有检查者均行320层容积CT扫描,采用前瞻性扫描模式。为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对于基础心率>75/min的患者予以25mg~50mg倍他洛克口服或舌下含服。检查时于屏气后扫描。扫描后将数据传入Vitrea Fx 6.1工作站进行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图像后处理。狭窄≥50%记为中度狭窄;≥75%记为重度狭窄。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分类指南,将冠状动脉分为15段,中间支记为第16段。以CCA为金标准,计算320层冠状动脉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所有95例患者均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以评价血管狭窄程度。本组患者中右冠优势者74例,左冠优势者6例,均衡型15例。CCA显示的节段数目高于CTA,分别为1374段和1180段。320排容积CTA诊断上述1180段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97.45%、96.78%、71.43%、99.01%;重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98.66%、97.71%、93.78%、98.56%。不同心率诊断准确性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的较年龄≥60岁的血脂异常患者非钙化斑块的发生率更高,且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与正常对照组临床资料对比研究的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降低和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血压、血糖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20层容积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质量好、诊断准确性高,对于心率的要求不高,适用于心绞痛患者筛查冠心病或作为冠心病患者复查的首选检查方式。血脂异常的年轻患者较老年患者非钙化斑块的发生率更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较正常组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