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子哲学博大精深,如何接近这一深邃的思想殿堂?诸多先贤和时贤,已指点出多种门径。本论文借“理一分殊”思想之“通孔”管窥朱子哲学,以期为解读朱子哲学提供一个新的尝试。 “理一分殊”说在朱子思想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使朱子从早年泛滥于佛老转向为专一于儒家。论文指出朱子承接儒学开新之任务,志于突破词章之学、训诂之学之园囿,将儒学构建为“通道”之学。在这一构建过程中,朱子哲学面临着两大任务,其一需开拓形上形下贯通、即超越即内在的形上理境,其二要开拓内在心性修养和外在读书穷理相结合的工夫路向。论文围绕朱子对“理一分殊”意蕴的深化以及深化后的“理一分殊”理念在其哲学中的贯彻两大问题,探究了“理一分殊”理念在完成上述两大任务时所透显的慧识。 论文首先对“理一分殊”之所是进行了厘清,认为“理一分殊”思想涵具着伦理、形上学、工夫论三重意蕴。其中,朱子对“理一分殊”形上学和工夫论意蕴的揭示,起到了重要作用。 “理一分殊”说的提出,是厘定儒家仁爱说和墨家兼爱说分际的产物,其自被提出就涵具着伦理意蕴。程颐在吸取战国时期孟子和夷子关于“爱有差等”和“爱无差等”等问题论辩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爱有差等”的立场,首揭“理一分殊”说,提出了“《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的主张,为推重“理一”的《西铭》“民胞物与”说,补充了“而分殊”的内容。程颐认为在不同的伦理情景下,有着具体不同的道德规范,但这些具体的道德规范都共本着同一个形上根据(即“仁体”)。这种不同道德规范都共本同一个形上根据的情形,彰显为“理一”;这一形上根据在不同伦理职分中,按不同的等差,次第发用为不同的道德规范的情形,又体现为“分殊”。 由于儒家所讲的伦理道德,不仅仅囿于道德科目,它还具有超道德祈向,可以接近形上学,所以在程颐那里具有伦理意涵的“理一分殊”,可以由伦理维度进入形上学维度。朱子认为不仅仅“民胞物与”思想彰显了“理一分殊”之旨,而且《西铭》全篇都透显了这一思想。他还超越《西铭》语境,从横和纵两种向度,将“理一分殊”由一个伦理命题发展成为一个典型的形上学命题。论文认为朱子对“理一分殊”形上意蕴的开显,是由形上和形下相分的理路出发的。然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