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就目前所进行的研究表明,本病为多病因的疾病,呈现多种因素分别作用于不同环节的发病模式。1992年cambien等首次报道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DD基因型在心梗患者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揭示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此后,不同国家的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冠心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并且相继发现了多种基因与冠心病易感性密切相关。巨核细胞白血病因子-1(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 factor-1, MKL1)又称为肌钙蛋白相关性转录因子A(myocardin-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A, MRTF-A),是MRTF家族的一员,人类MKL1基因位于染色体22q13。据现有的文献报道,MKL1可能是通过调控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影响心血管系统形成和维持过程以及通过RhoA及TGF-beta依赖性通道参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过程。Kunihiko Hinohara等于2009年首次在日本人和韩国人中研究发现MKL1的-184C>T多态性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因此MKL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不容忽视。但是目前国内未见该基因与冠心病相关研究的报导,因此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MKL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遗传易感性之间是否也存在相关性。目的选取中国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MKL1-184C>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探讨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组研究的方法,选取彼此无血缘关系的47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325例经冠脉造影术排除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 (apoB)、脂蛋白a (LPa)水平以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等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抽取静脉血进行基因组DNA提取,采用TaqMan探针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基因组DNA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结果MKL1-184C>T基因多态性分布在各研究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MKL1-184C>T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7)。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8.6%vs30.8%,P=0.001)。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其传统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之后,CT基因型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CC基因型者的1.765倍(OR=1.765,95%CI:1.246-2.5),TT基因型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CC基因型者的1.806倍(OR=1.806,95%CI:1.203-2.71),至少携带一个T等位基因者(CT或者TT型)患冠心病的风险是CC纯基因型的1.780倍(OR=1.780,95%CI:1.311-2.418)。T等位基因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也存在相关性(OR:1.614,95%CI:1.259-2.07,P<0.05)。结论MKL1的-184C>T单核苷酸多态性是中国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一个重要位点,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T等位基因不仅与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相关,而且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也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