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MTM6和PD-L1的表达及其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影响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carcinoma,CRC)是世界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在中国也呈上升趋势,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复发和转移。抗PD-1/PD-L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的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重大突破之一,已被 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指南推荐应用于 dMMR(Defective Mismatch Repair)或 MSI-H(High-frequency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的转移性或难治性CRC患者。目前PD-1/PD-L1抑制剂对含有dMMR或者MSI-H突变的晚期CRC患者(仅占5%)的有效率为40-60%,因此更加精确的寻找适宜人群,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成为免疫治疗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人类趋化因子 CMTM6(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 containing6)是PD-L1的关键调控因子,它通过抑制PD-L1的泛素化,从而增加了 PD-L1的稳定性。最近研究表明,在接受免疫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CMTM6和PD-L1的共表达与较长的总体生存期显著相关,可能使患者从阻止PD-1轴中获得收益。本研究通过探讨CMTM6、PD-L1和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在CRC dMMR组和pMMR(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组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利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有效或无效的CRC队列,探讨CMTM6是否能作为一个免疫治疗关键的预测因子。研究方法收集南方医院病理科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1,328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的表达以确定dMMR CRC。采用免疫组化分析CMTM6、PD-L1和肿瘤微环境中间质细胞(CD4、CD8、CD68、CD163和a-SMA)在CRC dMMR组(n=121)和pMMR组(n=127)的表达相关性及预后情况。收集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和南部战区总医院32例接受PD-1/PD-L1抑制剂(Pembrolizumab,Nivolumab,Camrelizumab,Sintilimab 和 Toripalimab)治疗的晚期难治性/转移性CRC患者(dMMR6例,pMMR26例),参考免疫疗法试验中使用的反应标准指南(immunotherapy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iRECIST)将其分为治疗有效组(6例)和无效组(26例)。采用多重免疫荧光检测 CMTM6、PD-L1、CD4、CD8、CD68 和 CD163 在 32 例 CRC 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分析CMTM6表达及定位对CRC 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1、CMTM6和PD-L1在CRC dMMR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pMMR组(P<0.001和P=0.002),两者在CRC中表达呈正相关(R=0.456,P<0.001),尤其在dMMR组中CMTM6和PD-L1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0.714,P<0.00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4+和CD8+)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和CD163+)在dMMR组中的数量较pMMR组明显增多(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和<0.001)。在dMMR组结直肠癌中的CMTM6的表达与CD68+的巨噬细胞具有正相关(R=0.222,P=0.015),尤其是与CD163+的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具有正相关(R=0.292,P=0.001),而在pMMR组中均无相关性。2、CMTM6和PD-L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高低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无关,提示CMTM6或者PD-L1并不是一个预后指标;CD4+和CD8+的T淋巴细胞越多提示更好的预后(p<0.001和p=0.005)。3、32例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免疫治疗有效率总体较低,占比18.8%(6/32),在dMMR组和pMMR组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3.3%(2/6)和 15.4%(4/26)。CMTM6/PD-L1、CMTM6/CD8+细胞和 CMTM6/CD163+细胞的共表达在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6,p=0.012和p=0.001),3组共表达在32例CRC免疫治疗患者中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0.0%(5/10)、57.1%(4/7)和 71.4%(5/7);在 6例 CRC dMMR组免疫治疗患者中的有效率分别为 50%(2/4)、66.7%(2/3)和 66.7%(2/3);在 26 例 CRC pMMR组免疫治疗患者中的有效率分别为50.0%(3/6)、50.0%(2/4)和75.0%(3/4)。以上结果表明CMTM6与CD163的联合检测对于预测免疫治疗的反应性最佳,在CRC患者中其预测免疫治疗有效率为71.4%,在dMMR组和pMMR组中预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7%和75.0%。结论1、CMTM6和PD-L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无关,CD4+和CD8+的T淋巴细胞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2、CMTM6与CD163的联合检测比单独使用dMMR作为CRC免疫治疗的标志物更加精准,可作为判断PD-1/PD-L1治疗CRC疗效的参考。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肾细胞癌约占所有成人恶性肿瘤中的3%,且随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球发病率逐年上升,肾细胞癌存在多个亚型,以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最为常见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分级及分子分型,以辅助诊疗方案制定和进行预后预测。外科手术切除局灶性ccRCC是首选方案,肾部分切除术较根治性肾切除术能提高总生存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术前需
背景及目的:胃癌治疗的总体策略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早期中下部胃癌,传统5孔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CLDG)已是标准治疗;随着微创理念和技术的发展,减孔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Reduced-port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RPLDG)作为一种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逐
[背景]骨关节炎(OA)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关节致残性疾病,以膝OA较为多见,其病理特征包括关节软骨降解、滑膜炎症、骨赘形成、软骨下骨重塑以及其他关节结构的改变。膝OA的发病机制复杂,疾病亚型众多,其中高炎症反应型膝OA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亚型。多种致病因子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激活在软骨降解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发生发展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明确。非编码RNA(ncRNA)是一类不具备蛋白编码能力的RNA转录本
[背景]:糖尿病的发病不断增加,给国民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而且导致国家在卫生方面的经济负担不断增加,寻找更新更有效的预防糖尿病方法显得十分重要。蜜橘黄素为一种提取自柑橘科植物表皮的天然营养素,拥有抗炎,降血脂,维持内分泌代谢平衡,降血压等优良作用,在开发成为预防糖尿病的营养素方面拥有很高的潜在价值。[方法]:本实验利用低浓度(10 μM)和高浓度(12 μM)蜜橘黄素预防性干预LPS刺激和高糖刺激
研究背景及目的: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其发病率已经上升为全球第一位。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复杂,其分子特征和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患者的预后差异很大。因此,研究乳腺癌的分子机制,寻找乳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广泛表达的非编码RNA,近年研究发现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先前研究发
研究目的:HOXA6是重要的转录因子,对DNA的转录过程起着调控作用,HOXA6基因在许多癌症中起致癌基因的作用。然而,HOXA6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我们发现HOXA6蛋白可能与PBX2相互作用以发挥致癌作用。已有研究证实,转录因子PBX2在胃癌中表达上调,并能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HOXA6与PBX2能否相互作用,它们在胃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旨在
背景及目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层治疗体系逐渐成熟,ALL患者的疗效获得明显提高,但成人ALL患者总生存率仍明显低于儿童,部分患者处于难治和复发的困境。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s)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酶,有解毒保护细胞的作用。GSTM1是GS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正常骶髂关节间隙的宽度,为临床上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提供参考。研究斜扳法对骶髂关节相对运动的影响以及骶髂关节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不同施力点和不同施力方向的斜扳法、以及三种推拿手法对骶髂关节应力-应变的影响。方法:1.回顾性收集480例正常骶髂关节的CT资料,观测六个年龄组(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的骶髂关节间
研究背景2020年结直肠癌在全球的癌症发病率中位列第三,而死亡率高居第二。KRAS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突变基因之一,突变率约为40%。KRAS突变型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后若不能实行手术切除,那这群病人在综合治疗的方案中还会受限于不能应用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基于临床治疗受限,本文第一部分旨在找寻KRAS突变结直肠癌转移的新治疗靶点。环状RNA是特殊的环形非编码RNA,它们能够竞争性结合miRNA从
研究背景:晚期舌鳞状细胞癌目前各种疗效不佳,患者的生存率低下,治疗遇到了瓶颈。研究表明,当Notch信号通路有多样性。根据现有资料可以明确,Notch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缺乏进一步研究。LncRNA目前认为也对细胞的生理功能有影响。根据前期研究结果,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中有多种LncRNA发生变化,可表现为上调或者下调。我们的课题组发现LncRNA升高2倍以上的有400多处。所以我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