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但目前该地区小麦生产却受到太阳辐射逐渐降低、开花后阴雨寡照天气频发而且持续连阴雨天气时间较长的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前人研究虽然在弱光胁迫下小麦产量变化趋势及其生理机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江汉平原地区,对于适应性主栽小麦品种的选育推广和小麦生产中的抗逆调控措施还未见报道。因此,现阶段迫切地需要筛选出一批适合在江汉平原种植的小麦品种。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对弱光的响应以及外源生长调节剂对小麦逆境胁迫的缓减效应,以期为小麦抗逆调优栽培体系的确立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研究于2017-2018年选取来自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的48个小麦品种进行灌浆期遮光处理,通过对生物量、收获指数、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等的研究,进而筛选出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基于上年度基础,于2018-2019年选取了襄麦55、郑麦9023、扬麦158、扬麦20、阜麦8号、扬麦13、鄂麦170、生选6号和扶麦1228等9个品种开展了灌浆期遮光试验,研究了遮光对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碳素、氮素和产量等的影响。同时,2017-2019两年度还设置了不同时期遮光及喷施生长调节剂的试验,研究了外源6-BA对弱光胁迫的缓解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降低幅度与生物量降低幅度(B)、收获指数降低幅度(H)、千粒质量降低幅度(T)及三者之和(B+H+T)均具有正相关关系,表明生物量降低幅度、收获指数降低幅度、千粒质量降低幅度及三者叠加效应可以作为耐弱光品种筛选指标。经过对耐弱光品种筛选指标的聚类分析可知,襄麦56、皖西麦0638、襄麦D31、扬麦22、南农0686、皖科06290、郑麦9023、漯麦6010、阜麦8号、农大195、荆麦102、扬麦158、郑麦7698、阜麦9号、襄麦55是弱光钝感型品种。2.灌浆期遮光提高了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前中期由于植物机体的自我调控,处理间变化还不明显,而后期处理间差距则显著增大。遮光还改变了冠层结构,对照处理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趋势,遮光处理叶面积指数较对照显著下降,而遮光处理消光系数与叶面积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花后遮光抑制了小麦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光照辐射降低导致花后光合产物的供应不足,遮光处理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粒重增长曲线受到压缩,快速增长期籽粒干重明显下降,最终影响了灌浆中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使其较对照均显著降低。遮光处理营养器官花前储存同化物的转运量较对照增加、而且其对籽粒的贡献量也增大,而花后同化物对籽粒的转运量以及贡献率则显著减小,并伴随收获指数下降。4.遮光抑制了营养器官中积累氮素向籽粒的再分配,营养器官中氮素分配比例显著增大。另外遮光还降低了营养器官花前贮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量,而且其转运率也显著下降,这使得小麦植株花后吸收的氮素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增加;虽然遮光处理籽粒花后氮素积累量较对照增加,但是只能部分补偿花前贮存氮素转运量的下降,最终导致小麦籽粒氮素积累量下降。5.喷施6-BA显著提高了开花期遮光处理的产量,主要是由于喷施6-BA提高了籽粒的灌浆速率,并延长了灌浆进程,使得其粒重显著高于遮光处理。另外开花期遮光前喷施6-BA对遮光处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均有促进效应,且籽粒干物质更依赖于花后积累的同化物,最终提高了遮光处理的产量。开花期遮光前喷施外源6-BA对遮光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一定的缓解效应,降低了开花期遮光造成的产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