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的动员方式——以M公司为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y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工人集体行动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社会变迁或社会结构等视角对工人集体行动进行宏观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安徽省安庆市M公司工人基于主动追求经济利益的集体行动事件为对象,来探讨集体行动发生的细微过程。主要把从勒庞提出的感染理论一直到当代西方的新社会运动理论整合成四个取向,即社会心理学解释,行动的解释,结构的解释和文化的解释,并对国内外关于集体行动实证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国内学者刘能根据中国具体的社会情境提出一个分析都市集体行动的本土化解释框架。本文在本土化解释框架的基础上,借用克兰德尔曼斯意义动员和行动动员理论建构了一个分析工人集体行动的框架,以此来理解工人集体行动的细微过程。   社保问题、意义动员和行动动员是文章的逻辑线索,集体行动的过程机制开始于具体的社保问题,从具体的问题到共同意识的形成是意义动员的过程,从共同意识到集体行动的实施是行动动员的过程。社保问题本身是集体行动的导火索,包括工人对社保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工人的意义动员有三个层次:公共话语层次、劝说性沟通和场景提升。从意义动员到集体行动还要经过行动动员,行动动员中的人际网络关系,集体认同感,工人群体内部外部的帮助,动员技术和政治机遇等都影响动员的成功与失败。通过对工人主动追求经济利益而进行集体行动的分析,可以得出工人集体行动动员方式体现了建构性,其过程也是一个资源动员的过程,利用他们的人际网络关系,动员技术等使得集体行动成为可能。
其他文献
即将到来的2009年,全国人民将继续在中共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2009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作为总结党的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亿万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在大量农民选择进入工厂打工成为“农民工”的时候,也有一些选择工厂之外的非正式就业,如开办小型店铺或者流动摆摊。本文主
学位
本论文在汲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家庭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建构研究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以长春市为研究个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对于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而以此进行的教育改革也在大学课程教育中进行了展开。现如今的国内把大学教学质量
随着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住房供给制逐渐被取消,住房市场蓬勃发展起来。城市中存在着福利房小区和商品房小区并存的局面。本文试图将A福利房小区与B商品房小区进行对比,分析
学位
合法性问题是社会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这个问题表现为行动者需要组织各种合法性资源,对自身行为进行合法化运作。合法性包含着行动者之间的承认与被承认
详细介绍了现行测定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几种常用方法,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并对COD测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力的主要承载者,在制衡政治力与经济力从而达到三者和谐共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营利组织关系到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也是社会自治能力和公民自治意识培育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