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金持有政策是公司一项重要的财务决策。现金持有行为不仅综合反映了公司的财务与经营战略,还与公司财务状况和宏观制度环境密切相关,而现金持有带来的经济后果到底是“价值创造”还是“价值毁灭”,更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事情。本文首先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研究背景及相关实证研究,导出研究主题。第二章对现金持有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第三章则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制度现状。第四到六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以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量、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动态调整以及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主要调整路径为主线,形成三个研究专题,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论和启示,并指出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融资约束理论假设下,以公司规模、是否为集团公司、终极控制人性质、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内部市场发达程度等划分融资约束强弱的指标,检验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结果显示,融资约束是影响企业内部现金持有行为的重要因素,市场不完全使得企业面临着融资约束,融资受到约束的企业,其现金持有量与内部现金流存在显著关系,其现金持有比例系统地依赖于内部现金流,融资禀赋高或存在预算软约束的企业,企业现金持有量与内部现金流没有必然联系。(2)结合融资约束理论,提出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动态调整假说,发现相对于非融资约束公司,融资约束公司向目标现金持有水平的调整速度更快,而且调整过程具有非对称特征,表现为当公司大幅下偏于目标现金持有水平时,调整速度较快,而大幅上偏时则调整较慢。同时,由于上市公司最优现金持有水平存在一定的时变性,加之调整速度过慢,因而出现了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持续性单方向调整,这有别于国外研究所发现的现金持有水平围绕某一最优值的波动式调整。(3)银行贷款与集团内部信贷作为我国企业重要的内外部融资形式,在融资约束条件下检验集团内部信贷与银行贷款两种主要的现金持有调整路径的替代关系及其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贷款与集团内部信贷在融通资金方面存在替代性。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和银行改革尚未完善,以银行贷款获得的资金在使用效率方面不高,而集团内部获得的信贷资金由于特殊的信息和控制优势,可以弥补资本市场发展的不足。上述结论说明,在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是构成企业内部持有现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企业融资方式受到限制,资金供给渠道受到约束,这必然会增加资金在外部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所以,企业会偏好以内部持有现金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形式。本文关于融资约束对现金持有量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结论,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了我国融资约束机制作用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