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跟骨骨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跗骨骨折,约75%为关节内骨折。跟骨骨折好发于36至40岁的青壮年男性,受伤原因以高处坠落伤为主。由于跟骨和周围软组织结构的特殊,使其治疗相较其他部位骨折更为复杂。一些骨折患者因此致残,加之骨折后昂贵的治疗费用和长久的治疗周期,使其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较大,因此有人称之为“贫困骨折”。因为保守治疗不能使骨折完全复位和有效固定,易遗留畸形,且近年跟骨骨折创伤机制和内固定技术迅猛发展,在治疗有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方面,手术已然成为临床骨科医师治疗骨折的不二之选。外科手术治疗移位性跟骨骨折时,切口的选择存有很大争议,但是大多数学者多主张采用外侧切口,他们认为跟骨骨折时载距突骨块借助三角韧带、骨间韧带和周围肌腱的共同作用保持与距骨间的解剖对位关系,并将其称之为“不动骨块”,术中可通过间接复位技术将外侧壁骨块固定于此,从而达到恢复跟骨各骨块间解剖对位的目的。此外,载距突是跟骨的承重部分之一,但其骨折极其容易被忽视,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后足疼痛和活动受限。本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载距突骨折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中的发生率、移位程度和方式,进而据此探讨载距突骨块与距骨间的解剖对位关系,以及骨折对术中复位和固定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311名新鲜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所有门诊和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跟骨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三个平面CT扫描,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系统分类。这些数据来源于医院医疗记录,通过CT图像和病例资料采集患者外伤机制,载距突骨块骨折、粉碎情况和移位、脱位程度及合并损伤等信息。将骨折块与距下关节面间成角超过10°和任意平面错位超过3mm定义为移位。结果:311名(347足)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平均年龄41.77±0.68岁,其中57.9%(201/347)的患者存在载距突骨折。合并有载距突骨折的跟骨骨折患者根据Sanders分型系统的分型情况:Ⅰ型6足,占3%(6/201);Ⅱ型86足,占42.8%(86/201);Ⅲ型69足,占34.3%(69/201);Ⅳ型40足,占19.9%(40/201)。76.6%(154/201)的载距突骨折患者为冠状位骨折线,其次12.9%(26/201)为矢状位骨折线,6.5%(13/201)的载距突为粉粹性骨折,此外还有2%(4/201)的为“T”形或倒“T”形骨折线和1%(2/201)为水平位骨折线。10.9%(22/201)载距突骨折错位程度≥3mm,18.4%(37/201)载距突骨折成角≥10°。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载距突骨折发生率较高(57.9%),载距突骨折后内侧骨块与距骨不能完全保持解剖关系,发生成角和错位的几率较大(载距突骨折中18.4%成角≥10°,10.9%错位≥3mm),跟骨骨折时载距突能与距骨维持原有解剖对位关系的传统理论不成立。术中进行骨折复位时螺钉置入可能导致骨块分离,甚至使跟骨后关节面塌陷成角。术前应根据CT和X线结合,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载距突完整性和解剖对位情况评估,跟骨骨折存在载距突骨折移位或粉碎性骨折时,可能会影响术中骨折复位和固定,要想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需对此提高警惕,根据情况选择内外侧联合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