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在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毒力基因的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c198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目的:通过收集并鉴定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分析呼吸系统感染hvKP患者的临床特征,以便对hvKP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临床分离的呼吸系统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86株,所有菌株均通过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仪鉴定及VITEK-2 Compact系统进行药敏试验。通过黏液拉丝试验阳性,初步将肺炎克雷伯菌分为hvKP观察组和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 Klebsiella pneumoniae,cKP)对照组。对hvKP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明确hvKP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结果:86株临床分离的呼吸感染的KP中,黏液拉丝试验阳性42(42/86,48.84%)株,阴性44(44/86,51.16%)株;痰标本来源63株,占72.26%,灌洗液来源23株,占27.74%;KP在重症监护室检出率最高,为32.56%,其中hvKP占20.93%,cKP占11.63%。与cKP对照组对比,hvKP观察组中,住院时间(30.80±21.89天)显著延长(P<0.01);与cKP对照组对比,hvKP观察组中,医院获得性肺炎(30/42,71.43%)(P<0.05),感染性休克(11/42,26.19%)(P<0.05)、重症肺炎(19/42,45.24%)(P<0.05)、入住ICU(23/42,54.76%)(P<0.05)、机械通气(19/42,45.24%)(P<0.05)、气管插管或切开(19/42,45.24%)(P<0.05)、合并真菌感染(21/42,50.00%)(P<0.05)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与cKP对照组对比,hvKP观察组中,合并糖尿病(18/42,42.86%)(P<0.05)或恶性肿瘤(12/42,28.57%)(P<0.05)、外科术后1周内合并感染(17/42,40.48%)(P<0.05)、出现低蛋白血症(11/42,26.19%)(P<0.05)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与cKP相比,hvKP对阿莫西林/棒酸、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86株临床分离的呼吸系统感染的KP中,22株(22/86,25.5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其中cKP菌株产ESBLs的比例显著高于hvKP菌株(38.64%与11.90%,P<0.01)。与cKP相比,hvKP易产生全身侵袭性感染。结论:hvKP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性休克、重症肺炎、入住ICU、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cKP对照组;hvKP观察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外科术后1周内合并感染、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KP对照组。hvKP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cKP低,hvKP产ESBLs比例显著低于cKP此外,hvKP易产生全身侵袭性感染。第二部分hvKP与cKP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生物被膜、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的分布特点目的:探索呼吸系统感染hvKP与cKP生物被膜、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第一部分中收集并鉴定的临床分离的86株KP,通过黏液拉丝试验阳性,分为hvKP观察组(42株)和cKP对照组(44株)。利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hvKP观察组和cKP对照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两组中生物被膜三维立体结构形成情况。采用PCR检测KP的6种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和K57在两组中的分布特征,并检测KP的9种毒力基因aero,rmpA,rmpA2,magA,fimH,iucA,iutA,iroB,PEG-344在两组中的分布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生物被膜内KP菌株的rmpA基因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86株临床分离的KP菌株中,60株(69.77%)生物被膜形成阳性菌株,其中hvKP观察组中有36株,cKP对照组中有24株,hvKP观察组(36/42,85.71%)和cKP对照组(24/44,54.54%)两组生物被膜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vKP观察组和cKP对照组两组中,SEM均可见生物被膜三维立体结构,与cKP对照组相比,hvKP观察组形成的生物被膜胞外基质更粘稠、浓密,膜内KP菌落聚集、黏附更紧密。PCR法检测荚膜血清K2型在hvKP观察组中表达较cKP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法检测,hvKP观察组中毒力基因阳性率最高的前3种为rmpA、iutA、PEG-344,分别为78.57%、73.81%、71.43%。与cKP感染组相比,hvKP观察组rmpA,rmpA2,PEG-344,iutA和iucA基因表达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法检测rmpA基因在cKP组和hvKP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vKP组的rmpA基因表达量高于cKP组的表达量。结论:临床分离的hvKP比cKP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更强;荚膜血清型K2是临床分离的cKP和hvKP的主要血清型,而hvKP组K2表达较cKP组高;rmpA,iutA,PEG-344,rmpA2和iucA基因在hvKP中均高表达,且较cKP组高;hvKP组患者病情重,临床预后差,同时荚膜血清型K2型及毒力因子rmpA、PEG-344表达高,膜血清型K2及毒力基因rmpA,PEG-344可能与其感染后病情更重,容易发生侵袭性感染和预后差相关。
其他文献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一类起源于间充质细胞的间叶组织恶性肿瘤,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所占比例达原发性骨肿瘤的20%,年发病率约3%,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骨肉瘤本身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转移等生物学特性,在人体常表现出生长速度快、极其容易越过骨组织发生远处转移。临床上有多达20%的骨肉瘤患者在诊断时便发生了远处转移,其中肺部转移多见,约占90%。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截肢手术、
学位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最常见的难治性癫痫。研究认为,癫痫反复异常放电对大脑区域的损害远超过了颞叶本身的范围,颞叶结构以外较多脑区同样受到累及,包括额叶、顶叶及边缘系统等均可能出现功能或结构异常变化。作为边缘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扣带回被视为参与颞叶癫痫活动的关键脑区,在调节认知、感觉、运动行为和情感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静息态fMRI技术从
学位
背景:肿瘤进化(Tumor Evolusion)指的是应用物种进化、生态学和种群遗传学知识来研究各种选择性压力作用于肿瘤细胞群后所发生的宏观及微观的变化。肿瘤进化的方式及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频发基因突变对于肿瘤预后评估及治疗靶点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原发灶与转移灶进化关系的研究较少,所取的样本仅为肿瘤进化晚期的组织样本,难以观察到肿瘤随时间进化的全貌。对于口腔鳞癌转移播散的时间点、
学位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尤其是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并发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等,导致临床上的重大残疾率和病死率。房颤增加了卒中风险、成为认知能力下降的独立预测因子。我们的研究探讨房颤患者认知障碍与脑灌注、炎症因子及血液标志物变化相关性作用。第一部分心房颤动患者认知障
学位
背景:肺癌(Lung cancer,LC)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分别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排名第一和第三的人类癌症,肿瘤的快速生长、浸润与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肿瘤的发生、发展除了肿瘤细胞本身的作用之外,肿瘤基质细胞也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是表达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
学位
咽鼓管(ET)是连接中耳腔与鼻咽部的管道,内侧三分之二为软骨部,外侧三分一为骨部。正常的ET具有调节中耳腔气压平衡,阻止鼻咽部的分泌物、细菌、病毒反流入中耳,防止内源性噪声对中耳及内耳损伤等三大功能。通过咽鼓管的开放和闭合可以调节中耳气压平衡,正常的ET通气功能对稳定中耳内环境至关重要,咽鼓管功能障碍(ETD)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不张、中耳胆脂瘤等中耳疾病。因此,建立有效实用的通气功能检查方法
学位
近年来,肿瘤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免疫疗法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immunotherapy,CAR T)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T细胞使其表达针对肿瘤抗原的受体进而靶向杀伤肿瘤的免疫新疗法。2017年CAR T治疗产品Kymriah(Tisagenlecleucel)上市首次用于治疗血液肿瘤,取得了较好的
学位
第一部分 外泌体生物标志物在卵巢癌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价值——系统评价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泌体生物标志物可作为卵巢癌诊断及预后的指标,我们将其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的价值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2019年12月20日之前发表的临床研究,从所有研究中提取外泌体的纯化和鉴定方法。在诊断方面,比较卵巢癌患者和健康女性外泌体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情况。预后方面,研究外泌体生物标志物表达与总生存期(OS),无进
学位
全身系统治疗是晚期肝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式。2010年含奥沙利铂的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获得成功,使得系统化疗成为晚期肝细胞癌治疗的可选方案之一。但肝细胞癌系统化疗总体获益有限,化疗耐药是肝细胞癌系统化疗过程中难以突破的瓶颈。细胞自噬(autophagy)已经被大量研究证实参与了肝细胞癌的治疗抵抗。RNA结合基序蛋白8A(RNA binding motif protein 8a,RB
学位
综述卵巢上皮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处理的现状淋巴结转移是卵巢上皮癌的常见途径之一,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一直未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一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热点。手术是卵巢上皮癌重要治疗手段。尽管大多数学者均支持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是诊断和治疗卵巢上皮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手段,但是考虑到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带来的并发症风险,是否对所有患者常规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尚有争议,本文结合各项大宗病例的报道探讨目前关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