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一直以来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采用手术治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策略。非小细胞肺癌较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晚,手术治疗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近年来常用化疗药物耐药性越来愈明显,化疗效果并不理想;手术切除肿瘤前未能发现的血行和淋巴道转移以及隐性残留的肿瘤细胞导致NSCLC的手术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所以找到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最新研究表明,无论采用重组p53腺病毒(recombined adenovirus-p53,r Ad-p53)瘤内注射、介入性动脉化疗还是静脉注射等途径治疗NSCLC,可使肿瘤体积缩小,部分病例获得临床缓解。在一些临床研究中rAd-p53还能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产生。r Ad-p53联合化疗或者放疗治疗NSCLC,对化疗或者放疗有增敏作用,甚至逆转部分药物的耐药性。但目前尚未见r Ad-p53在NSCLC手术中联合使用的报道。研究目的观察和评估手术联合胸腔内留置重组p53腺病毒(r Ad-p53)治疗NSCLC的临床安全性和近期疗效。研究方法1、连续招募参加临床研究的NSCLC志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指定筛选编号。2、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胸部X片,胸部CT,全身骨扫描,纤维支气管镜,病灶穿刺活检,痰脱落细胞学等检查。根据临床初步诊断结果,选择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病例进入随机化分组。3、入选病例按筛选编号,用spss 13.0产生随机数字进行随机化分组。4、试验组采用手术联合胸腔内留置r Ad-p53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一手术治疗方案。5、围手术期间观察不良反应事件,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热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并发症、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持续引流时间等。6、定期电话或者写信随访入组的患者肿瘤进展情况,记录首次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死亡等终点事件时间。7、对术中术后观察指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用Kaplan-Meier方法按鳞癌和腺癌两类分别进行无进展生存率分析。研究结果1、实验室指标:白细胞升高(WBC)、血小板降低(P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尿素氮(BUN)升高、肌酐(Cr)升高等,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热、肺不张、肺部感染、ARDS、呼吸衰竭、气胸等,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持续引流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4、鳞癌1年无进展生存率,试验组为85.4%、对照组为69.3%,试验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15.7个月)长于对照组(12.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1年无进展生存率,试验组为84.7%、对照组为74%,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试验组(16.4个月)长于对照组(1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胸腔内留置r Ad-p53治疗NSCLC,不会延长手术操作时间,不增加手术出血量,不增加胸腔引流量,不延长持续引流时间,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是一种临床安全、有效,可操作性好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