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短缺、生态污染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改变以往的高碳粗放式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城市向绿色生态城市转变,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同。以土地扩张、工业发展、资源过度消耗为导向的粗放型的城市化,导致了中国的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城市绿色转型是以经济增长和环境承载力的双重提升为目的,并非仅仅考虑环境承载力而忽视经济增长,而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往往需要依靠制度、法律法规等政策工具来引导城市的战略转型。而中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尚没有建立全局性、实质性的城市绿色转型政策机制。当前对绿色转型的研究主要针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集中于探讨转型的成本、方法、模式和路径,对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实证研究的宏观层面指标的构建及其政策建议上,对政策评价指标的研究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完整的体系架构,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国内学者对于政策工具的研究,重点在于对国外先进理论的引进与阐释,缺乏用实证方法或数学方法去定量化的研究政策工具的过程,对政策工具选择方法的研究涉及的更少,政策工具选择的定量化模型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单一。而对于政策工具的研究,焦点更多的集中于金融等政策工具领域,尽管近些年对能源和环境政策工具的研究有所增加,但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对某一细分领域下的政策工具的研究更少。基于此背景,本文以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政策工具为研究对象,把政策科学与多目标管理决策相结合,在采用扎根理论得出城市绿色转型的政策工具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下,引入模糊聚类综合分析法对城市绿色转型的政策工具进行评价和选择,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以扎根理论为研究工具,经过开放试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三级编码过程,识别并提炼出构成城市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三大核心因子:政策属性、执行过程、实施效果,分析了三大核心因子之间的交互相应,并建立了核心因子关联关系模型,进而形成了构成城市绿色转型政策工具的四级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大量的法律、法规、政策文本及相关文献研究,梳理、归纳出当前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三大类政策工具: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和自愿型政策工具,并予以细分。(3)综合城市绿色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政策工具细分,通过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聚类综合分析法对当前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政策工具进行聚类分析和选择,得出适合当前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政策工具组合模式并给出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