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保证党政领导干部正确用权,党和政府必须对其权力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而要保证对其权力监督的有效性,就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正是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深入研究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对于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升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感、遏止党政领导干部的腐败、塑造执政党的公信力和政府的良好道德形象、打破传统的党政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陈规陋习、弥补现有制度的空白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视角,针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在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进行深入地剖析。本论文的结构包括前言、正文和小结。前言主要阐明选题的价值,重点分析国内的研究现状,介绍本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重点、难点、创新点以及论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概念。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就是关于特定组织或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追究没有履行好份内之事的党政领导干部,使其承担政治责任、道德责任、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等等,接受谴责、处罚等消极后果的所有办法、条例等制度的总称。它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问责主体、问责内容、问责程序、问责处理方式和责任认定。同时,以2003年“非典”为分水岭,梳理了我国大陆厉行问责的短暂历程,概括了现有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分析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具体从五个方面阐述:人民主权是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根本前提;民主发展是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政治基础;制度建设是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必然趋势;政府的合理定位是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基本条件;领导职责的科学归位是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内在要求。第三章分别概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宗旨和基本原则。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宗旨随着适用领域、行业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几乎所有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宗旨都是复合宗旨,但是根本宗旨是保护人民的利益。基本原则主要有实事求是原则、过责相当原则、有错必追究原则和惩处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第四章探讨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问责主体。在被责方一节中,主要分析了党领导干部纳入被责方的必要性、行政首长应成为重点被责方、党政领导集体纳入被责方是问责制的发展方向以及是否可以将党政领导干部捆绑在一起作为被责方等问题。在问责方一节中,对问责方进行了概括,并着重强调了问责方与被责方之间应有一定的约束关系、问责方应调动问责辅助主体的积极性、问责主体之间要合理分工与配合。同时,要积极发挥人大的问责功能,设立问责委员会,完善罢免、质询和工作报告制度。第五章在对现有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内容进行简单提炼和介绍的基础上,就确定问责内容的前提、问责内容的规定格式、问责内容的明确细化、问责内容的合理划分、问责内容的发展方向等若干问题进行探讨。第六章讨论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问责程序和方式。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问责程序必须坚持问责公开原则、问责方中立原则、保障被责方正当权利原则。在将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问责程序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启动阶段、诫勉谈话阶段、初步审查阶段、实质调查阶段、问责决定阶段、复审阶段和执行阶段的基础上,逐一探讨了如何改进每一个阶段。第七章分析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责任认定。主要是解决如下四个问题:党政领导干部政治责任、道德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的认定;党政领导干部连带责任的认定;责任的加重、从重、从轻等认定;被责方之间责任的认定。第八章讨论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责任问责处理方式。在概括了现有责任处理方式的基础上,论证责任处理方式的设计应当注意层次感、责任处理方式应当和问责内容紧密结合、责任处理方式单独或合并使用等问题。鉴于引咎辞职在问责责任处理方式中的独特地位,详细探讨了引咎辞职的原因、程序、责令辞职以及辞职官员的后续安排问题。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小结部分强调了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重要性,并简单分析了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已取得的成效。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改进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