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城乡二元制结构尚未打破,大量的农民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而由于入学不便、生活环境条件有限等问题,只能把子女留在农村,形成了“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从性格、品格、思想道德,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父母的引导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大量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埋下性格扭曲的隐患,并最终导致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更为严重的导致违法犯罪。回看2015年社会痛链事件,其中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发强烈关注,贵州省作为劳务输出地大省,留守儿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留守儿童犯罪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本地区留守儿童及其犯罪情况作为基础,综合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现状、特点、形成原因,进而提出预防的对策、建议。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现今随着留守儿童数量增加,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留守儿童失管问题引发的严重后果就是留守儿童犯罪。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整个社会关注广泛关注。文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留守儿童犯罪为研究对象,意义在于通过对留守儿童犯罪现状、特点、原因等方面的分析,提出预防留守儿童犯罪的对策。文章主要以贵州省T市2013至2015年以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留守儿童犯罪的实际数据作为基础支撑,同时搜集了较为典型的留守儿童犯罪个案,采用实证分析、个案分析、归纳分析的方法,对留守儿童犯罪特点、原因进行综合梳理,目的在于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并能够有效指导实践。第二部分,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和现状。通过对比学术上对于留守儿童的概念描述,从犯罪学的角度将留守儿童界定为:主要是因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而独自留守在家的,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等监护的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目前,理论界对于留守儿童大致从父母是否均在身边、父母是否回来、所处环境是农村还是城市给留守儿童进行相应的分类,各种分类方法均有一定的合理性。另外,根据相关文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剧增,总体规模扩大,增长速度惊人。而与此同时,呈现出与之极为不协调的是对留守儿童关爱的缺乏。正是两者之间的严重不对称,导致留守儿童问题频发。第三部分,留守儿童犯罪特点分析。文章借助于目前贵州省检察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和AJ2013统计软件对2013年以来至2015年贵州省T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留守儿童犯罪作了大量的统计工作,并通过走访、约谈的方式对市县两级公诉部门审查起诉的较为典型的个案进行调研。根据对贵州省T市留守儿童犯罪的数量、犯罪类型、作案手段,主观犯罪动机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得出留守儿童犯罪呈现的主要特点是:犯罪所占比例高;财产犯罪所占的比重最大;作案手段暴力性明显;性犯罪比例也偏高;从犯罪的发生情景上看,具有突发性;犯罪表现出结伙性;文化程度偏低、无职业人员居多等。第四部分,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分析。文章首先以现代社会学的犯罪原因理论——社会化过程理论为主,对留守儿童的犯罪根源进行分析。由于社会化主体条件的缺失、功能失衡以及客观条件的不足,导致了留守儿童在社会化中的缺陷或是社会化的失败,进而迈入犯罪的深渊。因而,社会化失败是留守儿童犯罪的根源所在。其次,根据留守儿童犯罪具有的特点,结合留守儿童自身特点和相关社会化主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个体方面原因主要是自身心理缺陷、主观认知偏差,其他方面原因则有家庭教育失当、家庭关爱缺失;学校教育失衡、管理功能弱化;社会制度偏差、文化环境冲击等。第五部分,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对策。通过对留守儿童犯罪的特点、原因的综合分析,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提出预防留守儿童犯罪的对策,包括增进情感交流,发挥家庭引导教育功能;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校教育管理职责;优化社会体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通过综合策略的有效实施与展开,从而有效预防或者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