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TiO2光催化材料以其能彻底降解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而不带来二次污染的独特优势而受到关注,现在的TiO2材料主要以粉末和薄膜的形式存在,本文主要致力于合成和研究TiO2薄膜。由于TiO2降解污染物的过程是一系列的自由基的反应,因此TiO2的降解作用是毫无选择性的。本实验在TiO2的合成过程中结合了分子印迹技术,使得合成出来的TiO2薄膜能够选择性的降解溶液中的水杨酸,为了增强其选择性,我们在合成的原料中加入氟硅酸铵,合成了TiO2/SiO2/SA复合薄膜,为了使TiO2具有最好的光催化活性,把合成好的薄膜煅烧到400℃,使TiO2形成锐钛矿相。为了进行对比,不仅合成了有水杨酸印迹的TiO2/SA薄膜和TiO2/SiO2/SA薄膜,还参照合成了无印迹的TiO2薄膜和TiO2/SiO2薄膜。对制成的薄膜进行了XRD、电镜、红外和热重分析,XRD表明了煅烧后的薄膜中TiO2都是呈现锐钛矿相,红外和热重的分析结果表明掺入SiO2后,TiO2/SiO2/SA薄膜在合成过程中与大量的水杨酸发生作用。对于煅烧后的薄膜,用热重分析薄膜与目标分子的结合力大小,结果明表TiO2/SiO2/SA薄膜对水杨酸的结合力最大,在光降解水杨酸溶液的实验中,TiO2/SiO2/SA薄膜表现出比其它3种薄膜更好的降解水杨酸效果。为了检测薄膜对目标分子水杨酸的选择能力,选取了多种与水杨酸的结构类似的物质:苯酚、对羟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4-甲基水杨酸和邻羟基苯乙酸,让薄膜在单体系溶液中分别降解这些物质,通过速率常数k值的比较,发现TiO2/SiO2/SA薄膜对水杨酸的选择性最好,而且通过这些数据初步探讨了分子识别作用的影响因素。最后以同样的方法合成出TiO2粉末、TiO2/SA粉末、TiO2/SiO2粉末和TiO2/SiO2/SA粉末,同样做了电镜、XRD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粉末和薄膜具有类似的性质。实验通过DCV检测出TiO2/SiO2/SA粉末对水杨酸的结合能力最大,光降解实验的数据也表明其对水杨酸的降解效果也最好,选择性也最好,而且这些粉末能利用较长波长的紫外光,且光利用效率比薄膜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