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针与电针刺激对下丘脑性肥胖大鼠减肥效应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体针与高频电针对下丘脑性肥胖大鼠的干预,观察其Lee’s指数、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瘦素(leptin)、胰岛素(Ins)、神经肽Y(NPY)等指标的变化,以探讨两种针刺方法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减肥效应影响的差异性,为临床合理选择针刺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L-谷氨酸钠(L-MSG)法复制下丘脑性肥胖大鼠模型。选取出生1d,体重7~12g的健康SD乳鼠6窝(雌雄并用),随机抽取8~10只/窝。按0.2ml·10g-1·d-1·只-1的剂量颈部皮下注射15﹪L-MSG 0.9﹪氯化钠溶液,连续5d,同时各窝剩余乳鼠按0.2ml·10g-1·d-1·只-1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作为对照。21日龄左右断乳,雌雄分笼饲养,经L-MSG处理的大鼠均喂高脂饲料,未经L-MSG处理的大鼠喂普通平价饲料。36日龄造模结束,测量所有大鼠的体重和体长,并计算Lee’s指数(体重(g)1/3×103/体长(cm),模型大鼠Lee’s指数大于正常大鼠30以上为造模成功,舍去不符合标准的大鼠,共得到肥胖大鼠30只,随机分成高频电针组(简称“电针组”10只)、体针组(10只),病理模型组(简称“模型组”10只),注射0.9﹪氯化钠溶液的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简称“正常组”10只)。将电针组大鼠固定于自制束鼠器上,不作任何麻醉,选取大鼠“后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曲池”(双侧)、“丰隆”(双侧)、“关元”、“中脘”,常规消毒后,选用φ0.28×15mm毫针针刺,针刺穴位后接通WQ1002F型韩式电针仪,采用疏密波,频率为100Hz,30min/次·d,连续针刺28d。体针组大鼠同样采用上述方法固定,毫针刺入上述穴位后,采用平补平泻法(捻转角度270°,捻转频率100次/min),捻转行针1min,每5min行针一次,30min/次·d,连续针刺28d。模型组和正常组按同样方法固定于鼠台上30 min/次·d,但不施加其他干预措施。针刺干预期间正常组给予普通全价鼠饲料,其余3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普通全价饲料和高脂饲料均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4组实验大鼠于针刺干预结束当天由专人测量体重、体长,并计算Lee’s指数。针刺干预结束第二天,股动脉采血备用。检测血清TG、TC、LDL-C、HDL-C、Ins,血清leptin和下丘脑leptin、血清NPY和下丘脑NPY含量,并观察大鼠脂肪细胞病理形态改变。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造模后4组大鼠的Lee’s指数造模后,模型组、电针组、体针组大鼠的Lee’s指数(338.02±12.32、349.21±11.61、344.82±18.78)均显著高于正常组(292.66±7.13)3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下丘脑性肥胖大鼠模型复制成功;模型组、电针组、体针组Lee’s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说明在施加处理因素前这3组大鼠之间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2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体重、体长和Lee’s指数的影响2.1针刺干预前后对肥胖大鼠Lee’s指数的影响针刺干预4周后,体针组和电针组Lee’s指数(306.89±11.23、317.38±15.95)较针刺前(344.82±18.78、349.21±11.61)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针刺治疗有效。2.2针刺干预后对肥胖大鼠Lee’s指数的影响针刺干预4周后,模型组大鼠的Lee’s指数(331.78±5.80)明显高于正常组(305.4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针组和电针组Lee’s指数(306.89±11.23、317.38±15.95)较模型组(331.78±5.80)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针组Lee’s指数低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针组优于电针组。3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肾周脂肪、心周脂肪和大网膜脂肪湿重的影响针刺干预4周后,模型组大鼠的肾周脂肪、心周脂肪、大网膜脂肪湿重(2.06±0.48、0.42±0.07、2.85±0.61)mg均明显高于正常组(0.58±0.19、0.23±0.06、1.29±0.29)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和体针组肾周脂肪(0.77±0.21、1.09±0.35)mg、心周脂肪(0.29±0.04、0.36±0.08)mg、大网膜脂肪湿重(1.59±0.60、2.22±0.77)mg较模型组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电针组较体针组下降明显(P<0.05)。在降低肥胖大鼠脂肪重量方面,电针组优于体针组。4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脂代谢的影响4.1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血清TG含量的影响针刺干预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TG含量(2.42±0.40)mmol/L较正常组(1.02±0.32)m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和体针组血清TG含量(1.42±0.33、1.81±0.41)mmol/L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血清TG含量低于体针组(P<0.05)。4.2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血清TC含量的影响针刺干预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TC含量(3.39±0.27)mmol/L较正常组(2.17±0.10)m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和体针组血清TC含量(2.61±0.28、3.05±0.43)mmol/L较模型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电针组血清TC含量低于体针组(P<0.01)。4.3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血清LDL-C含量的影响针刺干预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LDL-C含量(1.42±0.25)mmol/L较正常组(1.01±0.19)m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和体针组大鼠血清LDL-C含量(1.20±0.13、1.23±0.21)mmol/L较模型组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体针组LDL-C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针组、电针组在降低血清LDL-C作用上有依次递减的趋势。4.4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血清HDL-C含量的影响针刺干预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HDL-C含量(0.45±0.08)mmol/L较正常组(1.03±0.16)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针组和电针组血清HDL-C含量(0.69±0.14、0.57±0.08)mmol/L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体针组较电针组回升明显(P<0.05)。5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血清Ins含量的影响针刺干预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Ins含量(38.06±5.89)uIU/ml较正常组(25.06±2.95)uIU/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血清Ins含量(30.20±4.88)uIU/ml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针组血清Ins含量(36.63±4.72)uIU/ml较模型组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优于体针组(P<0.01)。6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血清leptin和下丘脑leptin含量的影响6.1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血清leptin含量的影响针刺干预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leptin含量(2.58±0.23)ng/ml较正常组(1.56±0.18)n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针组和电针组血清leptin含量(1.83±0.19、2.06±0.14)ng/ml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针组较电针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针组优于电针组。6.2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下丘脑leptin含量的影响针刺干预4周后,模型组大鼠下丘脑leptin含量(0.33±0.02)ng/mg较正常组(0.47±0.04)ng/m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针组和电针组大鼠下丘脑leptin含量(0.41±0.03、0.37±0.02)ng/mg较模型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体针组较电针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针组优于电针组(P<0.01)。7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血清NPY和下丘脑NPY含量的影响7.1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血清NPY的影响针刺干预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NPY含量(58.10±3.32)ng/ml较正常组(45.22±2.05)n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针组和电针组血清NPY含量(49.47±4.76、53.72±4.75)ng/ml较模型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体针组较电针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针组优于电针组。7.2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下丘脑NPY的影响针刺干预4周后,模型组大鼠下丘脑NPY含量(1.94±0.20)ng/mg较正常组(1.37±0.17)ng/m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针组和电针组下丘脑NPY含量(1.46±0.24、1.68±0.25)ng/mg较模型组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体针组较电针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针组优于电针组(P<0.05)。8.不同针刺方法对肥胖大鼠肾周脂肪细胞直径、面积、体积的影响针刺干预4周后,模型组大鼠肾周脂肪细胞的平均直径、面积、体积(209.55±19.10、138911.80±26160.94、3.89×106±3.18×105)较正常组(115.34±19.29、42825.59±14244.01、6.74×105±2.01×105)均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和体针组肥胖大鼠肾周脂肪细胞的平均直径(173.99±8.84、127.87±14.03)μm、面积(95380.77±9665.08、51897.69±11477.08)μm2、体积(2.70×106±3.53×105、1.50×106±2.64×105)μm3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针组较电针组减小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两种针刺方法均能明显降低肥胖大鼠的Lee’s指数、肾周脂肪、心周脂肪和大网膜脂肪重量,说明两种针刺方法均有明显的减肥作用。2两种针刺方法均可降低肥胖大鼠血清TG、TC、LDL-C含量,同时升高HDL-C含量,通过调节肥胖机体异常的脂肪-胰岛内分泌轴,改善肥胖者体内的LR、IR、高胰岛素血症状态,继而调节肥胖患者体内异常的脂代谢。3两种针刺方法对肥胖机体内Ins有良性调节作用,通过纠正肥胖患者体内紊乱的脂肪-胰岛内分泌轴,改善IR状态,有效地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水平,进而调节脂类代谢,达到减肥的目的。4两种针刺方法均可降低肥胖大鼠血清leptin含量,并升高下丘脑leptin含量,从而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达到减肥的目的。5两种针刺方法均能够降低肥胖大鼠血清和下丘脑NPY含量,通过抑制下丘脑NPY mRNA的表达,减少下丘脑NPY神经元合成和分泌过多的NPY,从而降低外周和中枢NPY水平,使能量消耗增加,摄食减少,最终达到减肥的目的。6两种针刺方法均可起到减肥的作用,但在调节肥胖大鼠各项指标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减小脂肪重量,降低血清TG、TC、LDL-C以及Ins含量方面,电针组优于体针组;在降低Lee’s指数、血脑NPY含量,升高HDL-C含量和调节血脑leptin方面,体针组优于电针组。单纯体针或单纯电针在减肥中的效应有所不同,可能是因二者在调节机体中枢和内分泌的作用有所不同,是使用单一针法治疗效果好,还是二者配合使用效果更佳?有待进一步研究。7本实验仅是体针与单一电针频率(高频)刺激对减肥效应影响的比较研究,而体针与其他电针频率(中频、低频)刺激对减肥效应的影响将会如何?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静点弥可保治疗具有感觉障碍症状的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具有感觉障碍症状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弥可保治疗组和舒血宁对照组。连续用药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
本文通过对影响英语学习的各种不利冈素的分析,阐述了“哑巴英语”存在的必然性,充分地肯定了“哑巴英语”的积极因素和其实用性。从成人学习英语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阐明了“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持力量,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分析到银行贷款是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银企关系是企业信贷融资的重要影响因素,因
目的:设置单间温馨产房,实行产妇、助产士、家属一对一全程陪伴服务。方法:选择日班,人力资源充足的时间使孕妇进入第一产程后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同意后孕妇与一名家属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10个有代表性的县(市)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率进行分析,进而对科技进步贡献率做出一般性判断,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河北省青县是河北省重要的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春季大棚黄瓜在当地的蔬菜栽培中占有较大面积。为了适应早春大棚栽培的低温弱光的环境条件,2010年起开始进行强雌性黄瓜品种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工具在不同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信息化科研等类似的研究方式的发展,这对于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可以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提
在当今中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共识。能否实现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而何为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正是试
水铁矿广泛分布于水、土壤、沉积物和生物体中,它具有大比表面积和高表面活性,控制和影响着环境中某些污染物质和营养元素的形态、迁移和转化。此外,它也是环境中其他晶质铁(
索尼娅和玛丽亚公爵小姐同是《战争与和平》中深具东正教情怀的善良女性,她们爱着同一个人,但最终是公爵小姐获得爱情幸福,而孤女索尼娅依然孤独。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