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问题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大量研究集中于分析景观缀块的空间格局,然而单纯对缀块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会忽略生态系统的内在连续性,并且不能完整地体现生态系统的功能,更深入的研究必须引入定量参数。目前,对生态系统定量参数的空间问题却缺乏系统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难于获得这些参数的空间分布以及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描述方法。本文选取了生物量这一重要的功能指标进行研究,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和现场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克里金法建立植被生物量估算模型,得出两个研究区域的植被生物量分布,采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并解释了植被生物量格局的生态学过程。
(1)结合Landsat TM数据和现场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克里金法建立了两个研究区域的植被生物量估算模型,并得出植被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能较精确地估算植被生物量,回归方程有较高的决定系数和显著性,而克里金插值法的应用使回归模型的估算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2)计算得出研究区域一(白云山风景区)内植被的总生物量为1.083×10<5>t,平均生物量为68t/ha;研究区域二(海珠区果树保护区)内植被的总生物量为2.38×10<4>t,平均生物量为36t/ha。
(3)对植被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为:研究区域一的生物量在200m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之后随高度增加而下降,与坡度的关系则为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区域一生物量分布为中间高东西低,东面比西面高,区域二则为东南高,西北低;区域一的生物量在大尺度下比区域二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和较大空间相关范围,在小尺度下区域一的空间异质性无明显下降,而区域二则大幅下降;两个研究区域的空间变异均为各向同性。
(4)人为干扰过程是决定本文研究区域总体生物量和生物量分布格局的最重要因素;地形和地理因素决定了区域的人为干扰的活跃程度和局地气候环境,对植被生物量的空间格局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区域内植物个体和种群间竞争激烈程度的差别也对两个区域的空间异质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5)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了文章在生物量估算模型的建立和生物量空间分析上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