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2075个全国自然保护区和16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现状及问题。运用GIS软件制作完成全国植被生态型保护区的数量分布图,面积分布图等,揭示县域尺度上我国自然保护区在数量、面积等方面的分布特征;通过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自然植被类型的分析,挖掘其尚未保护或者保护比例较低的植被类型,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保护区网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具体结论如下:
(1)我国自然保护区县域空间分布特征:大部分县域保护区数量为1—5个,保护区数量多于5个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东部等地;多数县域保护区面积介于1.0×10<3>hm<2>与1.0×10<5>hm<2>之间,保护区面积大于1.0×10<5>hm<2>的区域集中分布在我国内蒙古和青藏高原等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很多区域出现保护区数量多、面积小的现象,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区在规划、布局上以及管理上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县域自然保护区面积与自然植被的面积比例低于50%,表明自然保护区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
(2)按照中国植被分区的区划原则,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分区的统计结果显示:寒温带针叶林区域,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保护较好,相较而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温带草原区域保护较弱,今后可加强此类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3)研究中发现,国家级保护区保护了我国的绝大部分自然植被类型,但是实际上保护比例还较低。如寒温带和温带高山针叶林,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沼泽森林,盐生草甸,高寒草原,高山苔原,亚高山革质常绿阔叶灌丛等类型保护比例较低。
根据研究结果,按照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资源分布状况、自然保护区的分布以及保护区的空缺状况,本文为自然保护区网的建立、规划、管理提供进一步的意见和建议如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保护区升格加入到国家保护区的体系,建立季节性的保护区,与国际接轨建立国际联合保护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