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平均寿命得到延长,伴随着生育率的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成为了迫在眉睫的社会性话题。受制于我国历史传统观念的影响,且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部分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当前负责的赡养老人的主体大多为独生子女,一孩养二老的养老压力不断增加。仅靠家庭养老的养老模式不仅无法对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做出及时反应,也缺乏更高层次的的设施与服务来满足老年人的多方位养老需求。所以,要有效解决人口问题,就需要政府引领各方社会主体相互弥补、共同支撑养老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目前养老服务业还处于兴起阶段,仍面临发展困局。主要在于:一是人口老龄化严重,后代养老压力大。中年人面临着同时应对工作、住房和抚养孩子的困难,导致他们忽视老年人的照理,由60岁以上中年人照料80岁以上老人的现实问题将伴随预期寿命的延长而出现。二是养老金贮备不足。近年来养老金替代率下降,在养老金的收集、分配和投资方面存在着具体的障碍;三是服务层次较高的养老机构极度缺乏。居家养老服务类型单一,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滞后,纯粹的民办养老机构通常成本高昂,且只提供单纯的生理照料服务,不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占比相对较高的社区养老模式却远未构成一个发展体系。总体来看,养老服务业供需方的主体涉及广泛,服务类型繁杂,导致现有财税政策落实再养老服务发展方面的效果不佳,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落实不力、流于形式的现实问题,难以达到财政资金使用的预期效果,导致实现养老服务均等化的“最后一公里”具有挑战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养老服务业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借鉴公共产品理论、福利多元理论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政府参与养老服务业建设的必要性,并从财政投资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税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方面解释了财税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其次,一方面,从我国社会结构、养老服务业供需情况和发展规模等角度分析我国养老服务业总体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从财政支出情况和直接相关、间接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详细归纳整理了我国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通过梳理发现我国养老服务业相关的财税政策存在支出力度不足、政策执行力不强,税收优惠不全面偏重于所得税等问题。使用2010-2020年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财税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主要发现:政府通过增加财税支出能有效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降低税收负担也能起到激励作用。最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的相应完善建议,主要是:增加财政专项支出体现养老服务均等化、建立绩效管理监督机制保障资金运行效率、设计完备的税收优惠体系合理发挥流转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