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贷款损失准备(Loan Loss Provision,文内简称LLP)是商业银行为抵御不良贷款产生的风险而提取的储备金,用以补偿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其管理的重视不足会造成许多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仅美国就有超四百家银行因贷款危机倒闭,世界银行组织因此重新审视并且更为重视银行业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策略。国内外学者和银行业专家都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关于具体特征没有达成共识。本文研究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动态特征,旨在为银行提供风险控制的数据支持,为银行管理者和市场监管者提供管理建议。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征的探讨,在充分研究已有文献基础上,从我国政策背景出发,利用Osiris、Orbis Bank Focus等数据库,选取41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2017年二十余项指标,研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与银行效率、盈余管理、资本管理和社会经济周期四个方面的密切联系。首先对银行业控制不良贷款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刻画。然后建立随机前沿模型以投入成本与营业产出的最有效因素为参考,通过员工成本、顾客储蓄、固定资产和贷款总和、收益性资产、管理收入计算观测银行的效率前沿,获得银行效率因素。最后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通过两部动态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的构建,选取税前收益、总资产准备金、资本比率、GDP增长率、银行规模等指标,探讨贷款损失准备的动态特征:是否利用其计提作为其达到经营目标的杠杆;银行效率与贷款损失准备的关系;社会经济周期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影响。本文根据上述研究得到以下四个结论:一是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具有盈余管理特征,表明银行业确实利用贷款损失准备作为其平衡收入的工具;二是通过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来进行资本管理的特征并不显著;三是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具有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时银行业计提反而较少;四是银行效率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呈负相关,在效率下降时银行管理者往往会增加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此外,本文还发现从银行效率来讲,表现最好的是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水平接近。依据上述结论,结合实际情况,针对贷款损失准备的管理给出建议:加强商业银行监管并鼓励其自我管理;进一步要求银行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确保信息的实用性与透明性;完善动态拨备制度,加强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