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在临床上诊断慢性根尖周炎患牙行根管治疗后,术后患牙均完全无疼痛,咬合进食正常。定期对患牙拍摄锥形束CT(CBCT)和X线直视影像术(RVG),应用其测量骨密度,观察根管治疗术后骨密度变化,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特点,为临床根管治疗术预后判断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在临床上随机抽取明确诊断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男性患者35例,年龄18-40岁,同一个病人由同一影像医生在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拍摄X线直视影像术(RVG),其中12例于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同时拍摄锥形束CT(CBCT),并使用各自的软件测量对患牙根尖区牙槽骨病损区和对照牙相同位置测量骨密度。CBCT:进行矢状、冠状以及轴位体层扫描,然后根据层厚0.25mm、间距0.25mm并进行图像选取。选取患牙根尖病变区冠状、矢状位最大病损面并记录片号,利用CBCT自带软件分别测量根尖区最大病损面,病损最大直径上两点间的灰度值,将各灰度值相加取均值,对照牙取对颌牙所有相同面相同位置的灰度值均值;RVG:病变区病损最大直径上两点间相对骨密度值均值及对照牙(对颌牙相同位置)两点之间牙槽骨相对骨密度值均值。结果:1、CBCT冠状位测量结果的比较:实验组在不同的时间内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时间内实验组(3、6、9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12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BCT矢状位测量结果的比较:实验组在不同的时间内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时间内实验组(3、6、9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12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RVG测量结果的比较:RVG仅能做冠状位测量,实验组在(0、3、6、9个月)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12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内实验组(0、3、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时间内实验组9、12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BCT和RVG可以测量根尖区牙槽骨骨密度,CBCT可以显示根尖区冠状位、矢状位骨质破坏及变化情况。RVG不能显示根尖区矢状位骨质破坏及变化情况。2、慢性根尖周炎行根管治疗术后,成功病例病损区骨质逐渐愈合,病变区骨密度一般9-12个月后趋于正常。3、CBCT和RVG测量骨密度是安全的、准确的、可重复的方法,能更精确反映根尖区骨密度变化情况。4、运用CBCT和RVG结合图像分析软件技术在牙髓病、根尖周病根管治疗术后进行病损区骨密度监测,对根管治疗术的疗效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