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属于李斯特菌属,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导致发热性胃肠炎、败血症、脑膜炎、流产等,死亡率较高。孕妇、新生儿、老人、免疫低下的人及哺乳动物是单增李斯特菌的主要感染宿主。该菌在食品和环境中广泛存在。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的暴发证实单增李斯特菌可通过食物在人群中传播。虽然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不同种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率及其分子特征,但目前尚无持续性动态监测某地区生肉及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及菌株特征的相关报道。为了解单增李斯特菌在市场销售生肉及水产品中的详细污染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取北京市某大型肉类销售市场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李斯特菌污染情况的无干预监测。采集市场中不同种类生畜肉、生禽肉和水产品,参照北欧食品分析委员会标准(NMKL),对其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为进一步了解生肉及水产品分离株分子特征,我们对所分离菌株特征进行了血清学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自2014年3月份~2015年2月份共采集生肉及水产品标本2147份,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率为21.80% (468/2147)。在生畜类(1082份)、生禽类(406份)、水产类(659份)3大类标本中,生畜类标本分离率最高,为33.64% (364/1082);其次是水产类,分离率为10.93% (72/659);生禽类分离率为7.88% (32/406)。生畜类中,猪碎肉分离率高达55.18% (181/328)。全部分离菌株共含7种血清型(1/2a,1/2b,1/2c,3a, 4a, 4c,4b),以 1/2c 为优势血清型(占 67.95%,318 株),其次是1/2b血清型(46株,9.83%)和3a血清型(35株,7.48%)。PFGE分析中,使用内切酶AscI酶切电泳将468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43个型别,优势型别为GX6A16.CN0004 (占48.29%)其中群Ⅰ包含13株菌,群Ⅱ包含330株,群Ⅲ包含3株菌,群Ⅳ包含36株菌,主要为家系Ⅱ菌株。群V包含48株菌,主要为家系Ⅰ菌株;群Ⅵ包含38株菌,主要为家系Ⅲ菌株。MLST分析将468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19个ST型,包括3个新的ST型,其中ST9型菌株最多(312株,66.67%)。本研究证实,该市场生肉及水产品存在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其分离菌株分子特征表明其中1/2c血清型,GX6A16.CN0004 PFGE型和ST9序列型分别为血清型、PFGE带型以及MLST序列型的优势型别,与我国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优势菌群特征一致。此外,这种流行菌株广泛存在于此次被检测的生畜肉中,提示其具有潜在的公共健康危险。本研究从北京地区的多种食品中连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尤其是在猪肉类食品,提示该地区的单增李斯特菌具有潜在的健康危害。重要的是,大部分菌株的血清型属于1/2c、1/2b和3a,而这些血清型的菌株皆曾引起过侵袭性疾病。此外,将血清学方法与PFGE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发现菌株间的差异。因此,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追溯引起暴发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源。为了减少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的污染,我们在食品工业中要采取有效的卫生措施,从原材料的获取到加工的过程每一步都尽量降低被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机率。此外,消费者也要尽量避免该微生物在食品中增殖,减少食用高危食品。为了更好的了解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来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未来从流行地区的消费者、零售食品店、食品加工机器以及其他自然来源中采取标本进行大量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