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托马斯主义的现代阐释者,马利坦在现代文化的语境中通过阐释托马斯主义发展美学与艺术思想。结合马利坦的总体思想梳理他的美学与艺术思想的主要观点,在现代文化流变的过程中探究其理论价值,是本篇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所在。 马利坦的美学与艺术思想的独创性在于界定艺术为美的理智性生存行动,而艺术创造是人类运用理智参与创造存在与实现自我完善的行动。 前言介绍马利坦维护艺术活动的理智性来反对现代美学与艺术思想中的反理智主义。 导论阐述马利坦发展托马斯主义,执着于寻求人类的理智性本质与人类认识的意义。马利坦与现代知识论逻辑有着根本不同,对整整一个时期(笛卡尔直到现象学、存在主义)的现代文化进行批判,认为现代知识学的内在矛盾带来神圣维度的退场进而导致理性的失效。马利坦考察“现象学还原”与被还原的“原点”的关系,将认识论与形而上学相联系,坚持存在的实在性与可理解性,沟通理性与灵性来肯定人类理智的能动性与完整。这使得在艺术活动中人类自我的内部存在(连接着理智、直觉与主体性)与事物的内部存在(与存在、美与事物相关)在保持着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进行相互交流成为必要,由此构成本论文的正文五章的基本框架。 正文第一章讨论马利坦将艺术确定为实践理智在制造领域内的善。马利坦首先在人类灵魂中设定艺术创造活动的本体基础,描述人类灵魂的结构和模式,强调理智的主导性功能,假定艺术萌芽于其中的精神无意识领域。艺术不仅是人类通过改造事物来表达精神冲动的活动,而且被赋予人类参与上帝救世行动的神学内涵。 第二章阐述马利坦根据托马斯主义批判性地吸收胡塞尔的意识“意向性”理论,认为直觉是理智直接把握超验性存在与事物本质并获得较理智性本身更为丰富的意义的方式,并将直觉提升为人类理智与外部存在达到和谐的主体性基础。马利坦运用直觉的概念来研究艺术创造的精神机理,提出艺术活动中诗性直觉的情感“意向性”是能够激活艺术创造性的精神化的情感。 第三章分析马利坦对存在问题的论述。马利坦质疑当代存在主义关于存在第一性的观点,将存在本身解释为超越一切存在者的生存行动,把艺术归结为人类运用理智获得精神发展的生存行动。 第四章讨论马利坦强调美的超验性和多样性,并将艺术作为美的类比。马利坦有着以绝对的美来重建世界的美学理想,提出审美理智主义,要求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倾注感性经验、理智认识与信仰等全部精神能量,并联系形而上学的美将艺术的自由解释为人类精神趋向于美的自由创造。 第五章分析马利坦的艺术创造论。马利坦廓清现代文化对人类主体性的理解,回溯亚里士多德-托马斯主义关于主体与实体的论述来发掘主体的原初意义,认为人类的主体性体现为人类在内在精神体验中认识与把握自身的实体性,并守护自身实体的无限丰富与行动的内在活力。艺术家的“创造性自我”是以自身的人格性来突破个体性存在的局限,保持艺术家主体完整的自我持存,并在“我”与事物——其他作为主体的存在——建立相互沟通的主体间关系,在更高层面上实现精神统一。艺术活动的真正价值在于,处在具体生存处境中的艺术家忠实地将自我意识在事物中体验到的本真意义传达出来,使艺术成为人类跨越时空距离和文化差异而达到相互理解的精神行动。 结语是反思当前马利坦研究现状和评价马利坦思想的价值。马利坦勾连着欧洲最重要的中古思想资源和最典型的现代文化问题,始终针对着业已形成思维惯性和秩序基础的现代知识论逻辑,借助艺术和审美的“理智性生存行动”,借助主体之间、文本之间、艺术与哲学之间、情感与信仰之间相互生成的关系结构,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决。因此在现代语境中重读马利坦并与之进行思想的对话,或可揭示其独特的人文意蕴,使当代人文学术中的公共性话题得到全新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