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里木盆地是一长期发育在多种板块构造运动体制下由多种类型的原型盆地改造、叠合而成的大型叠合含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变革,并在最后一次构造运动中定格。在不同的地质发展阶段,由于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应力场特征,导致了不同的盆地类型、沉积组合、边界条件和盆山耦合形式,产生了复杂的构造变形,从而使叠合盆地具有多期成盆、多期成烃、多期成藏以及复杂的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分布规律。在叠合盆地控制油气成藏的诸多要素中,构造作用是关键性和决定性的。因此,在研究叠合含油气盆地的时候应注意:①找准主力烃源岩,可能是多套;②主力烃源岩的主生油期,可能是多期;③圈闭的形成期与主生油期的匹配;④区域性的构造运动对盆地的改造和破坏;⑤保存条件。 巴楚隆起作为塔西南前陆盆地和塔东北前陆盆地的共用前陆隆起,是一个早古生代潜伏于水下的低隆,海西晚期至末期呈整体性隆升,露出水面,中生代整体隆升,大面积遭受剥蚀;喜马拉雅晚期进一步隆升和强烈被改造,才定型成现今的构造格局。麦盖提斜坡早古生代为一北倾斜坡,海西期,麦盖提斜坡发生南北向的翘倾,然而,真正使麦盖提斜坡变成现今如此陡的南倾斜坡要归因于喜马拉雅晚期的强烈造山运动。给合本区的烃源岩演化史,对本区油气运聚成藏关键性的构造运动有三期:①中晚奥陶的伽里东中晚期运动;②早晚二叠的海西晚、末期运动③喜马拉雅晚期。 巴楚隆起是一个大型背冲断隆,其边界大断裂的形成演化自然关系到本区的油气分布,隆起的边界大断裂多是海西晚期形成的基底断裂,后在喜山期强烈活动,兼具压扭走滑性质。巴楚—麦盖提地区油气分布与断裂空间分布关系密切,因此本论文分析讨论了断裂的时空展布规律,活动期次。从而为后面油气动态运聚成藏打下基础。本论文还从对该区现有典型油气藏分析着手,总结出控制该区油气藏分布的因素:①古隆起控油;②断裂控油;③不整合面控油;④裂缝系统控油。 为了更深入的分析油气聚集规律,本论文从主力烃源岩的主生油期出发,避开细枝末节,以区域构造演化为线索,分析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破坏调整,再次运聚成藏的动态过程。根据巴楚—麦盖提地区的区域构造特点,将该区分为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即巴楚隆起西段、巴楚隆起东段、麦盖提斜坡,分别建立了成藏模式。分析讨论了每个构造单元的勘探重点:①在巴楚隆起西段应以寻找加里东期和海西晚期形成古油藏和喜山期形成的次生油藏为重点;②巴楚隆起东段应以中下寒武的自生自储的原生内幕油气藏为主要勘探目标;③麦盖提斜坡应以伽里东中晚期形成的古隆起,海西晚期形成的,现未被完全破坏的残留古油藏(中下寒武原生内幕油气藏、奥陶系风化壳油藏)和以石炭二叠为烃源岩的晚期成藏的隐闭油气藏二者并重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