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对虾已成为世界性广泛养殖最具经济价值的甲壳动物。本文以细角滨对虾和凡纳滨对虾为实验材料,对对虾早期发育生物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
1、以细角滨对虾为材料,研究了该引进种在我国华南沿海的交配率、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及人工促成熟。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8±0.5℃、盐度25‰的情况下,细角滨对虾在剪眼柄后约4-5天即可进入性腺成熟状态。细角滨对虾的产卵量为15.35万/条,平均受精率为55.8%。在统计的104d里,成功交配率约为32.8%,水温上升到30±0.5℃以上时,细角滨对虾雌虾的性腺成熟尾数、成功交配尾数以及幼体孵化量和水温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
2、以凡纳滨对虾为实验材料,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其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变化过程。成熟凡纳滨对虾精巢为指状,分16叶。精子的发生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五个时期。凡纳滨对虾精子发生过程中仅见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细胞器的参与,未见有典型的高尔基体结构的出现。顶体由内质网囊泡团和线粒体囊泡共同转变而来。精子的棘突以及亚顶体区需在输精管的中后端形成,而非在精巢中形成。
3、以细角滨对虾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其精卵结合过程及卵子激活反应的形态学变化。细角滨对虾卵子的激活反应分为未激活期、皮质棒的排出和降解、孵化膜的形成。未激活的细角滨对虾卵子直径约为280gm,外包卵膜,卵膜为单层结构,厚度为0.12-0.2μm。皮质棒的排出约持续40 s,随后即进入降解期,降解后的皮质棒参与了透明凝胶层的形成。孵化膜形成开始于产卵后150 s,大约于产卵后14 min完成。在皮质棒排出和降解期,胞质向外分泌出大量小囊泡颗粒。在孵化膜的形成过程中,胞质向孵化膜分泌大量电子密度较高的小颗粒来参与孵化膜的形成。卵子的激活反应与受精无直接相关性,但是受海水盐离子浓度、温度的制约。首次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精卵结合的全过程,精子的主体部的底部先和卵子表面结合,然后棘突向卵子表面弯曲,随后精子的棘突融合并穿过卵子表面,主体部逐渐脱离卵子表面最终与卵子融合。研究发现棘突和亚顶体区一样可以作为判断精子获能的标准之一,通过比较未成功植入纳精囊的精荚内的精子和直接产入固定液中的卵子表面的精子的棘突形态,发现细角滨对虾精子在交配后存在一个获能的过程。
4、详细全面的描述了细角滨对虾幼体发育的形态结构,系统比较了滨对虾属内细角滨对虾和凡纳滨对虾幼体分类的标准。细角滨对虾的幼体发育分为胚胎期、无节幼体期(分6个亚期)、溞状幼体期(分3个亚期)、糠虾幼体期(分3个亚期)和仔虾期。详细统计了各期幼体附肢的刚毛式及分节情况。细角滨对虾无节幼体各期尾棘的数目分别为1+1、1+1、2+2、3+3或4+4、5+5或6+6、7+7。从Z1至PL1细角滨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的大颚活动齿的变化情况是一样的,分别为1:1、1:5、2:6、3:7、3:8、3:5-8、0-1:0-5,表明大颚活动齿的变化不能作为同属之间不同种的鉴别指标。细角滨对虾和凡纳滨对虾溞状幼体期第二触角刚毛式的排列方式为1+1+2。细角滨对虾ZⅡ、ZⅢ的眼上棘形态有3种:针状、叉状、叉状的基础上其基部还有一个小棘,结果显示细角滨对虾ZⅡ眼上棘几乎全为叉状,ZⅢ则为针状。细角滨对虾从NⅡ开始出现紫红色色素。
5、对细角滨对虾的酚氧化酶原基因进行了部分cDNA的克隆,同时对其功能结构进行了分析。首次在细角滨对虾血淋巴细胞中发现2个酚氧化酶原基因,即proPO gene1和proPO gene2,同源克隆分别得到1148bp和1464bp的片段,结构分析发现2个基因均含有公认的铜结合位点及免疫蛋白样位点。序列比对发现proPO gene1和proPO gene2的相似性非常低,采用Mega软件建立的已报道的7个种14个proPOmRNA序列发现,细角滨对虾proPOgene2和凡纳滨对虾proPO gene2处于一个密切相关的群。有关对虾proPOgene2的功能及组织定位仍需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