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咽动态透视录像造影检查(the video fluoroscopic study of swallowing,VFSS)探讨脑干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特点及相关因素,为患者的个体化康复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8月到2018年9月间经头颅MRI或CT确诊的脑卒中患者149例在康复治疗前VFSS检查。由康复科大夫利用含碘对比剂为患者分别配制液体、稀稠物及浓稠物。给予患者液体分别10ml、15ml,再给予患者相同量的稀稠物及浓稠物,嘱患者一口将口内食团咽下,用VFSS技术将患者吞咽过程记录下来,观察环咽肌开放、喉上抬程度、梨状窝残留、误吸后患者是否呛咳以及环咽肌切迹出现等情况。另外从随机抽取来我院体检及因其他原因除外影响吞咽功能的疾病来放射科行消化道造影的患者11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患者知情的情况下给予10ml、15ml对比剂,并将吞咽过程以视频形式记录下来。根据卒中部位将病例组分为脑干组和非脑干组;环咽肌开放情况以健康对照组环咽肌开放为标准来判断。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判断是否误吸,以误吸后1min内是否呛咳分为显性误吸与隐匿性误吸。脑干组及非脑干组的各吞咽障碍模式异常的的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健康对照组不同量环咽肌开放宽度用配对样本t检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则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脑干卒中患者的VFSS结果显示:环咽肌开放障碍23例(74.2%)、喉上抬不足12例(38.7%)、梨状窝残留24例(77.4%)、显性误吸4例(12.9%),隐匿性误吸22例(71.0%)、渗透5例(16.1%)。2.脑干组及非脑干组间各吞咽障碍间的结果比较:环咽肌开放异常(x~2=97.924,p<0.05),喉上抬不足(x~2=4.033,p=0.05),梨状窝残留(x~2=38.621,p<0.05),显性误吸(x~2=1.322,p=0.25),隐匿性误吸(x~2=27.162,p<0.05)。3.健康对照组患者分别口服10ml、15ml时,环咽肌开放宽度分别为13.52±2.02、16.43±2.03。4.118例吞咽障碍患者中出现环咽肌切迹15例,118例吞咽功能正常者出现环咽肌切迹6例。5.喉上抬异常与误吸之间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区间内P<0.001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5.144。结论:1.脑干卒中吞咽障碍表现形式主要有:环咽肌开放障碍、喉上抬不足,梨状窝残留、误吸。2.脑干卒中患者以环咽肌开放障碍及隐匿性误吸为主。3.食物的量影响环咽肌的开放宽度,增加食物的量,环咽肌开放宽度增加。4.吞咽障碍患者出现环咽肌切迹率要高于无吞咽障碍者。5.喉上抬异常是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