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传统的桩锚(包括锚索和锚杆)式支护基坑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已较为完善,并且可以通过成熟的设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但在近年的工程实践中,针对该种支护体系也衍生出了一些特殊的基坑分析问题。其一是基坑的加深问题,即对原来较浅且已部分或全部施工完毕的基坑,在充分利用原有支护体系的基础上,再在坑内设置加固桩和锚索(锚杆),对原支护体系进行加固,从而形成加深基坑的加固桩锚支护体系。其二是既有支护结构的加固问题。在基坑开挖尚未达到设计深度时,原支护体系因各种原因出现变形过大或邻近失稳、不能进一步开挖时,也可在坑内设置加固桩和锚索(锚杆),对原支护体系进行加固。通常,加固后的桩锚支护体系是由互不连接、高低不同的两排平行桩组成的,并且加固桩与其上锚索(杆)通常是在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后才设置的。然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对于这种加固桩锚支护基坑的设计理论与计算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设计人员往往仅凭自己的经验及设计软件,采取一些简化的方法完成设计。这种简化方法既可能增加工程成本,也可能设计出不安全的支护方案。因此,针对这种加固后的桩锚支护基坑,探索一种接近实际工作状况的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无疑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创新性成果为:1.在不考虑原始桩与加固桩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对原始桩与加固桩建立了能够同时考虑开挖过程、支锚设置的桩体位移与内力方程组,通过联立求解该方程组,可分别求得原始桩与加固桩在各个工况下的位移与内力以及支锚的拉力。该方法简称为分算法。2.在考虑原始桩与加固桩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能够同时考虑开挖过程、支锚设置的桩体位移与内力方程组。通过联立求解该方程组,也可以得到任意工况条件下原始桩与加固桩各自的位移与内力以及支锚的拉力。该方法简称为合算法。3.由于分算法不能考虑加固桩对原始桩支撑作用,因此给出的桩身位移和内力以及锚索拉力通常均大于合算法;而合算法由于完全模拟了基坑的实际开挖、设撑和原始桩及加固桩的布桩过程,因此得到的各桩段的位移与内力以及所有锚索的拉力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4.针对本文提出的加固桩锚支护基坑的分析方法,已编制了相应的FORTRAN设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