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的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类型,但其确切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且仍未有公认的脑血管性痴呆模型,制约了动物实验研究的发展。既往曾采用各种脑缺血动物模型如沙土鼠短暂脑缺血、大鼠四血管结扎等进行研究,但大多数模型缺血时间短暂,或局限于缺血急性期。用于脑缺血后智力减退的慢性动物模型,正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认为慢性脑灌注不足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海马的胆碱能系统与认知功能直接相关。本实验通过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Permanent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PBCCAO或称two-vesselocclusion,以下简称2-VO),致老龄大鼠慢性前脑灌注不足,模拟临床上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发病特点,建立近似人类学习记忆障碍的大鼠VD模型;并进行试验模型的评价:DSA明确实验模型血管阻断情况,电脑穿梭箱检测大鼠的认知能力,光、电镜观察痴呆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察鼠脑海马结构内胆碱能阳性神经元和纤维的分布及其与大鼠学习成绩的关系,初步探讨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的病理基础和发病机理。 方 法 采用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老龄大鼠慢性前脑灌注不足动物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2个月组、缺血4个月组,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神经病理、认知功能检查(穿梭箱试验)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免疫组化染色。 结 果 1.试验模型血管阻断情况DSA示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其血流完全阻断,脑部血液供应主要由双侧椎动脉维持,持久性结扎后1月双侧颈总动脉无再通。 2.行为学检查结果 双侧颈总动脉完全阻断后早期,观察动物运动减少,行走共济失调;术后7d试验组已基本恢复,无明显的运动障碍。 3.神经病理检查慢性脑灌注不足可造成多发性脑梗死,进行性的皮层和海马神经元退变,胶质增生,以及白质损害。4月组较2月组更重。 4.认知功能测试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2月后,A肌和PAR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减退,4月后ARR继续下降,但总体回避反应无明显改变。 5.免疫组化结果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 2月后,皮层和海马 CA 区ClinJ’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分布及其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且与认知障碍呈正相关。 结 论 1.大鼠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的慢性脑灌注不足可导致进行性和长期的学习功能障碍,没有明显的运动障碍,可以模拟人的脑血管性痴呆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有或无定位体征的特点。 二.慢性脑灌注不足所致脑的退行改变是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基础。 3.慢性脑灌注不足所致额叶皮层和海马胆碱能神经元的损伤可能是学习记忆功能受损害的形态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