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大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以大学职能演化为视角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199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大学自产生之时起,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地扩展与变化。西方近代大学在几百年中逐渐形成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也在中国近代大学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逐渐得到彰显。大学职能在较短时期中的变化,对大学教师专业素质会提出新的要求,使得他们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近代大学在创立之初,是以培养人才职能为主要职能。当时大学教育活动主要是围绕教学而开展。在清末民初,学术研究活动零散地出现在大学中,之后不断扩大。1917年后,由于北京大学等校的大力倡导,学术研究成为大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发展科学职能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开始在中国近代大学中彰显。几乎也就是在那时,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观念也在中国大学中出现并很快地为各大学所接受。随后,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也基本在大学中明朗起来。 随着中国近代大学职能变化、拓展,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大学以培养人才为主要职能的时期,大学教师专业素质主要体现在教学素质方面,尤其是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发展科学职能在中国近代大学中彰显后,对大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一旦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因素,它同时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产生影响作用。社会服务职能在中国近代大学彰显后,大学教师不仅要进行教学和学术研究,同时还要力所能及地直接为社会服务。因此,大学职能对教师专业素质又提出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笼统地说就是,教师要具有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然而,这种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体现在他们的教学和研究之中的,其实质也就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提出新要求,并导致他们教学行为、研究行为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中国近代大学职能的不断变化,对大学教师专业素质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并促使大学教师专业素质及其专业行为发生改变。大学职能的演变对大学教师专业素质产生的影响,是通过高等教育制度、大学管理实务、大学教师群体内部关系、大学教师个体教育实践反思等机制实现的。因此,中国近代大学教师专业素质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专业素质发展是受大学职能演变的影响,也是中国近代大学职能实现的依据。在中国近代大学职能演变对大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机制中,大学教师的个体教育实践反思是最为主要的。
其他文献
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针对有关延迟学习判断效应的记忆假说与元记忆假说的争议和元记忆假说中MDM假说的争议进行了研究。元记忆假说认为延迟做判断的情况下,JOL准确性的提高是
本文阐述了项穆“中和”思想渊源及其成因。儒家“中庸”思想为项穆“中和”思想提供了哲理依据,而阳明心学作为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亦影响着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审美风尚的变革
高校网络舆情以网络讨论为起点,经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扩散,形成舆论导向。做好网络舆情引导需确保师生知情权、畅通“诉求-回应”机制、引导师生的网络行为。建立舆情预警机制
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和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幼教改革的深入进行,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些年,通过开展反思性实践活动来培养反思型教师
随着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择业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择业观都会有所不同。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
受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2003年11月17~21日,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和农业部农村能源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在云南省昆明市,联合召开了《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等国家标准宣贯暨“沼
基于电气接线图并按特定图形设计的时序态势图,其图形特征是网络结构、运行方式、接入源荷及各类电气元件行为、量测数据等动态潮流的一种高维融合映射。通过基于刻画态势图
以认知主义为代表的标准认知科学,认为认知独立于身体,是一种“离身”的认知。具身认知观则提出大脑嵌入身体,身体嵌入环境,认知是身体的认知。身体不但是认知活动的物理载体,为认
一此幅画作以中近的崖岸起笔,用两位劳作的农人点景,极为率意的树石勾勒,让虚化的田地富含更深的意味。中景被岸崖推高至画面的上部,鳞次排布的房舍,让突起的山崖,既耸立于画
本文通过关注高校青年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高校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采用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解决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能得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