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分析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颅内表皮样囊肿是由神经管闭合期外胚层细胞异常移行所导致。颅内表皮样囊肿多发生于桥小脑角区、第四脑室、鞍区。起源于中颅底硬膜外并延伸至翼腭窝、颞下窝、海绵窦等重要结构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较为罕见。由于其发病率非常低,相关文献报道大多数都是个案报道,人们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术前误诊率高。手术全切是治疗表皮样囊肿的首选方法。然而,由于位于中颅底硬膜外的表皮样囊肿位置较深,周围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手术显露困难,还没有标准的手术入路可供选择。此外,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常为颅底内外沟通肿瘤,其手术治疗涉及多个学科,单一学科手术尤为困难。本研究报道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病例,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外科治疗策略。方法报道2015-2020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病例,筛选近10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符合入组条件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病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个体化的外科治疗策略。结果我们将文献检索得到的23例患者与本院收集的8例纳入一组,共31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11-71岁,平均42.5岁。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13例;视力下降5例;第Ⅲ,Ⅳ,Ⅵ颅神经功能障碍9例;第Ⅴ颅神经功能障碍14例;第Ⅶ颅神经功能障碍2例;第Ⅷ颅神经功能障碍3例;肢体运动障碍1例;脑脊液漏1例;口腔肿块伴疼痛1例。31例患者中行CT检查者13例:低密度有11例,等密度1例,高密度2例;增强CT3例,其中轻度强化2例,不强化1例;表现为骨质受压破坏7例;CTA检查1例,未见肿瘤内有血管分布。31例患者中行MRI检查者27例:T1序列25例,其中低信号16例,混杂信号7例,高信号2例;T2序列24例,其中低信号2例,混杂信号2例,高信号20例;DWI序列15例,均呈高信号;增强MRI20例,其中部分或边缘强化12例,不强化8例;磁共振波谱1例,显示乳酸峰增高;Flair序列1例,呈混杂信号。31例患者中,开颅手术25例,其中中颅窝硬膜外入路22例;内镜手术6例,包括经鼻入路和经唇下-上颌窦入路。31例肿瘤种,全切除的有19例,次全切除的10例。术后组织病理结果均证实为表皮样囊肿。患者术前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6例,未得到改善2例。31例患者中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有23例,出现并发症的3例。除了信息缺失的5例外,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0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随访患者生活质量良好,KPS评分70100分,平均80分。有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了肿瘤复发,其中3例通过手术切除。结论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是一组罕见的颅底沟通性肿瘤,常表现为头痛和颅神经麻痹症状。CT表现为鞍旁硬膜外边界清楚、以低密度为主的占位性病变,不强化,可累及颞下窝、翼腭窝等颅外结构,局部颅底骨质常呈压迫性改变;磁共振DWI序列为特征性高信号。临床症状明显者首选手术治疗,根据囊肿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颅内为主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可通过中颅窝硬膜外入路切除;以颅外为主、靠近颅底中线区的囊肿使用内镜经鼻-翼突入路;以颅外为主、向侧颅底和翼腭窝生长的表皮样囊肿选择内镜经上颌窦入路。应在保护神经功能完整的基础上尽可能切除囊肿及包膜,减少复发的可能性。表皮样囊肿属良性肿瘤,全切后复发率低;次全切除者容易复发,复发后仍可考虑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背景:大面积严重烧伤可打破机体内环境稳态平衡,其损害除了引起皮肤受损之外还可引起多种内脏功能严重障碍,其中肝脏是大面积严重烧伤后受损严重的器官之一。肝脂肪变性是严重烧伤后代谢紊乱的重要病理表现,脂质过载可进一步导致肝细胞功能障碍和损伤。然而,与烧伤相关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探索。左旋肉碱(L-Carnitine,LC)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氨基酸衍生物,在降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
用相控阵全聚焦(Total focusing method,TFM)技术复核钢轨缺陷的超声检测结果时,存在缺陷定量不够准确的问题。对此本研究将传统的距离幅值校正(Distance amplitude correction,DAC)方法引入到了TFM技术中:结合声场模型、系统函数和缺陷散射模型,建立超声测量模型以预测钢轨缺陷的全矩阵回波信号集;通过延时叠加模拟了TFM成像结果;对缺陷位置和尺寸进行遍
背景与目的:急性肾损伤(AKI)是一大类由于组织急性缺血、有毒物质损伤、免疫系统紊乱等各种致病条件引起的疾病状态。临床表现主要为肾功能急剧下降,血清肌酐、尿素氮浓度急速上升,水肿,血压升高等。临床表现主要为肾功能急剧下降,血清肌酐、尿素氮浓度急速上升,水肿,血压升高等。其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的群体均逐年上升,AKI在为危重患者中的致病率与致死率也相对较高。导致AKI的危险因素
为了解2020年我国西北地区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BVD)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分别对来自青海和甘肃的72只牦牛的血清和粪便样本进行了BVDV抗体和抗原检测。结果表明,BVDV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0.8%,抗原阳性率平均为15.3%;经过测序,成功获得一株BVDV 5′UTR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毒株属于1a型BVDV,与我国和巴西已报道毒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全球性常见病,直接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导致心脏供血障碍,但冠状动脉AS病变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研究证据显示,除早期发现的脂代谢异常参与CAHD发病外,免疫炎症反应在AS发生和
背景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一种用于治疗胆道和胰腺疾病的内镜操作。与其它内镜手术相比,ERCP操作复杂?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术后并发症风险大,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ERCP的广泛应用。ERCP并发症主要包括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 PEP)?术后胆管炎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椎间盘的修复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份至2020年4月份于我科就诊并明确诊断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手术,依据术后是否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椎间盘内注射,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术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目的: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生长、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hBMSCs,取第3代以含恒古骨伤愈合剂血清培养基培养(研究组),并以完全培养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hBMSCs形态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结果。采用四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两组hBMSCs细胞增殖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两组成骨分化特异性标志物转化生长因子-β1(
"道""仁""反"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三者同出而异名,共同运作和相互转化为现象。它们既是概念,又非概念,既靠语言说出,但又不停留于此,显现其内在的丰富性和无限性。正如"太初有道",早在伏羲时期就已有道,道先于文字而又靠语言表达,直到春秋时期,老子通过破象立道,象破而道建立,着重讨论了道。老子的《道德经》正是以对"道"的探讨为逻辑起点展开其关于宇宙与人生问题的全部论述。道与象不可分,但又不可成为相同者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接诊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指标、疼痛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0.67%,差异有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