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山川众多,疆域广阔,辽阔的疆域孕育诞生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社会传统文化。以春秋时期的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山东的地域传统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底蕴,也为山东传统武术拳种的诞生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山东的螳螂拳是我国象形拳中的优秀代表,它独具特色,刚柔相济,是山东四大名拳之一,目前已形成梅花、七星、六合等诸多流派。二十世纪80年代初,专家学者进行了武术的挖掘整理,官方认定了129个武术拳种。至今经过现代发展,仅有50多个拳种得到保存和发展,而螳螂拳是其中一种。改革开放以来,螳螂拳的发展一直呈下降趋势,即使是发源地的莱阳和海阳也是如此。基于此,本文在地域武术视野之下,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收集螳螂拳的相关资料,针对代表性地区的螳螂拳传人、武术学者、教授进行访谈,对螳螂拳主要流传分布地区拳馆进行考查,收集到宝贵的七星螳螂拳相关资料。文章首先对山东地区进行界定,在地域武术视角下,对七星螳螂拳源流、特征、传承方式、弟子戒律、收徒仪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结果如下:1.七星螳螂拳和螳螂拳均起源于山东。山东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浓厚的尚武之风为螳螂拳的繁衍提供了保障。2.王永春取名为“七星”,确立了七星螳螂拳在螳螂拳中的核心地位,表明七星螳螂拳是螳螂拳中最古老之拳架。3.七星螳螂拳传承中,传承主体地区分布不均,传承客体数量太少。4.传播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是七星螳螂拳传承中的核心难题。建议:1.相关部门应当主动承担责任,对封建老旧思想进行现代化教育,改变老拳师对七星螳螂拳展演等宣传活动的态度。2.当地学校应借助地域优势,引入教育考核机制。3.把握政策方针机遇,有序做大国外市场。4.积极与主流媒介合作,加强宣传力度,合理利用现代化社会成果,提高其知名度。5.门派自身积极探索和完善七星螳螂拳的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