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临床供应的血小板成分主要是常温(22±2℃)液态保存的血小板,包括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对于液态保存血小板制品的质量评价,除了应符合血液和血液制品常规检测项目标准外,主要限定在产品中的血小板得率、白细胞残留量、红细胞残留量及pH值等指标,而缺乏对于血小板保存期内主要代谢指标、体外功能状态的具体要求,从而造成临床供应的血小板制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临床输注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血小板在保存过程中代谢指标、体外功能的系统监测,全面掌握血小板离体后代谢和体外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遴选出可以全面有效反映血小板功能的指标,优化血小板制备工艺,为建立起全面的血小板质量标准体系奠定基础。一、机采血小板保存过程中代谢及体外功能变化机采血小板在体外液态保存9d过程中,乳酸与H~+逐渐堆积,pH值随之下降;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在7d时开始明显下降;CD62p表达率随保存天数逐步增高,凝血酶激活后CD62p再表达率逐步下降;血气、葡萄糖、乳酸等代谢指标与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CD62p的表达率及再表达率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对代谢指标的监测可以间接反映机采血小板体外功能的变化,从而对血小板保存质量作出系统评价。二、白膜法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评价及方法优化第一次离心:四档转速、四个离心时间条件组合成16组离心条件。其中有四组离心条件所得血小板得率达到了国家标准,分别是2400rpm(1861g):15min、17min;2600rpm(2184g):15min、17min。而2400 rpm(1861g):15min离心条件所得的血小板初产品,在满足血小板得率的基本质量要求的情况下,血小板损伤相对最小,功能储备最佳,因此选定2400rpm(1861g):15min作为最佳的第一次离心条件。第二次离心:三档转速、三个离心时间条件所得血小板终产品中血小板得率、白细胞残留率、红细胞残留率结果表明:只有1100rpm(391g):6min所得血小板得率、白细胞残留率、红细胞残留率均符合国家标准,因此选定1100 rpm(391g):6min为最佳的第二次离心条件。三、白膜法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与机采血小板质量对比两组的血小板得率、红细胞残留量、白细胞残留量都分别达到相应的国家质量标准,但在达到相同血小板计数的情况下,白膜法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组的红细胞残留量、白细胞残留量明显高于机采血小板组(P<0.01);两组的乳酸、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升高;两组间比较,白膜法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组CD62p表达率在保存0-5d均高于机采血小板组(P<0.01)。两组的pH值、凝血酶激活后CD62p再表达率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两组间比较,2-5d白膜法组pH值明显低于机采血小板组(P<0.01),0-5d白膜法组CD62p再表达率明显低于机采血小板组(P<0.01)。机采血小板组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水平在0-5d无明显变化,而白膜法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组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水平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保存1-5d时均明显低于机采血小板组(P<0.01)。结论:白膜法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低于机采血小板质量,其制备工艺有待改进和优化,以降低红细胞、白细胞残留量和血小板活化水平,提高其血小板质量。上述研究表明,现有的血小板质量标准无法全面反映血小板制品的质量水平,应该增加反映血小板代谢水平、体外功能的质量指标,以建立更为系统的血小板质量标准体系,改进和规范现有的血小板制备工艺,全面提升血小板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