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确定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备瓜蒌缓释微丸,并建立瓜蒌缓释微丸的质量标准。研究瓜蒌缓释微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探究瓜蒌缓释微丸的抗血栓作用与机制。方法:1)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对黏合剂、溶剂、载药量及流化床蠕动泵的速度进行研究,确定瓜蒌微丸载药层的最佳处方与制备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乙基纤维素(ethyl cellulose,EC)、聚乙二醇4000(polyethylene glycol4000,PEG 4000)、滑石粉、包衣增重及固化时间,确定瓜蒌微丸缓释层的最佳处方与制备工艺;选择适宜丸芯,利用Glatt Mini流化床对空白丸芯进行流化包衣制备瓜蒌缓释微丸。2)考察瓜蒌缓释微丸的外观、粒度及水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不同批次的瓜蒌缓释微丸的化学指纹图谱,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相似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931第二法(桨法)],测定瓜蒌缓释微丸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3,29-dibenzoyl karounitriol,3,29-DK)在1、2、4、6、8、10、12和24 h的含量,通过建立标准曲线确定浓度范围,考察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来进行方法学验证。以瓜蒌缓释微丸中3,29-DK的释放度为考察指标,评价瓜蒌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效果。3)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2组:瓜蒌缓释微丸组与瓜蒌提取物组,单次灌胃给药后,眼眶取血。血浆样品处理后,采用LC-MS/MS法测定瓜蒌缓释微丸与瓜蒌提取物中的3,29-DK浓度,建立3,29-DK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并进行专属性、最低检测限、精密度及准确度、提取回收率、稳定性、基质效应等方法学考察。测定瓜蒌缓释微丸组和瓜蒌提取物组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3,29-DK的含量,运用Das 2.0软件处理数据,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4)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瓜蒌提取物组(0.79 g/kg/d),瓜蒌缓释微丸高、中、低剂量组(2.52 g/kg/d、1.26 g/kg/d、0.252 g/kg/d),复方丹参滴丸组(85 mg/kg/d),模型组与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第8天瓜蒌缓释微丸高、中、低剂量组于手术前7.5 h给药,其他组于手术前1 h给药。建立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造模时间15 min,取出血栓,同时进行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栓干重,检测血浆中血栓素(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rostaglandin F1а,6-keto-PGF1а)含量,评价瓜蒌缓释微丸的抗血栓效果,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1)瓜蒌微丸载药层最佳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为:5%黏合剂、60%乙醇、35%载药量。调节流化床蠕动泵蠕动速度为0.3 r/min即可形成瓜蒌微丸载药层;瓜蒌微丸缓释层的最佳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为:5%EC、1.5%PEG 4000、1.25%滑石粉,用无水乙醇溶解,以包衣增重10%、固化时间6 h即可形成瓜蒌微丸缓释层;依次在空白丸芯包上载药层和缓释层制得了瓜蒌缓释微丸。2)瓜蒌缓释微丸色泽均匀,且无吸潮、潮解、结块等现象,符合质量要求;瓜蒌缓释微丸的粒径为0.663 mm,含水量为6.7%,亦符合规定;10批瓜蒌缓释微丸的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89±0.009)(n=10);方法学验证符合规定,瓜蒌缓释微丸中3,29-DK含量为0.14 mg/g(n=3)。3)瓜蒌缓释微丸中3,29-DK在0.5 ng/mL~512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验证均符合规定。AUC(0-t)为(172.12±8.12)μg/L*h、AUC(0-∞)为(190.06±14.54)μg/L*h、MRT(0-t)为(15.51±0.40)h、MRT(0-∞)为(20.74±1.32)h、t1/2为(12.21±2.37)h及Tmax为(7.67±0.82)h。与瓜蒌提取物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瓜蒌缓释微丸在健康SD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较为稳定,吸收缓慢,具有缓释效果。4)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对血栓形成均有抑制效果;与瓜蒌提取物组相比,瓜蒌缓释微丸中、高剂量组可更好的抑制血栓的形成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XB2水平显著提高(P<0.01),6-keto-PGF1а水平显著降低(P<0.01),TXB2/6-keto-PGF1а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复方丹参滴丸组TXB2水平显著降低(P<0.01),6-keto-PGF1а水平显著提高(P<0.01),TXB2/6-keto-PGF1а值降低(P<0.05);瓜蒌缓释微丸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TXB2水平(P<0.05或P<0.01),升高6-keto-PGF1а水平(P<0.01),使TXB2/6-keto-PGF1а值趋于正常水平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瓜蒌提取物组比较,瓜蒌缓释微丸中、高剂量组能降低TXB2水平(P<0.05或P<0.01),升高6-keto-PGF1а水平,使TXB2/6-keto-PGF1а值趋于正常水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缓释微丸的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重复性良好,体外释放度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制定了瓜蒌缓释微丸的质量标准。瓜蒌缓释微丸具有缓释效果并具有抗血栓作用,且抗血栓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