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孝亲观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8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讨论佛教尤其是中国佛教的孝亲思想及观念。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佛教孝亲观的起源以及中国孝亲观的形成。首先从印度典籍入手,佛教孝亲观在佛典中早有出处,正因为有这样的理论基础,佛教才能与中原传统伦理思想——儒家文化碰撞融合,或者在佛教经典中发现孝论,或者编撰“伪经”,或者用理论来进行宣传和辩护,从而完成佛教孝亲观的中国化进程,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一部分。然而,佛教毕竟是一种“理论化的宗教”或“宗教化的哲学”,所以一方面它对自己的孝亲思想有着佛教自己的理论解释;另一方面在其理论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佛教教义的宗教行为规范。佛教孝亲观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倡导尽孝亲要立足于念住孝顺心。2、结合个人利害表达孝亲主张。3、结合修习原则表达孝亲主张。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佛教孝亲观的主要内容。佛教伦理因为本身的理论基础是缘起学说、轮回学说、和平等学说,所以它的“孝”的范围是随着佛法的范围而定的,从而突破了血缘的局限,佛法所及都是孝的范围,佛教中称这种孝为大孝。在《阿含经》中缘起的定义为“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是讲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事物都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什么事物能够独自存在,所以佛教界了中的报恩思想也就不受血缘关系的限制。以这种平等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佛教的孝亲观,在孝的具体实践上,就不仅仅是那种单向的,只能由下而上的服从和供养的关系,而是相互的,互相对应的,上下都权利和义务的。这也是造成佛教孝亲观不同于儒家孝亲观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佛教孝亲观的形成的剖析和中国佛教孝亲观主要内容的阐述,文章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佛教孝亲观的局限和现代启示意义。作为一种出世型的宗教,中国佛教孝亲观也有其局限之处。在养儿防老的社会观念中,出家修行毕竟俗世之人难以做到。并且,在与儒家伦理融合的过程当中,也放弃了自己的部分教义。但是积极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经过与儒家孝道伦理的长期交流融合,佛教孝亲观已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佛教孝亲观的广博之爱不仅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有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并且推动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它不仅对佛教信众,而且对于普通民众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今天提倡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以及促进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中,佛教孝亲观是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及启发意义的。
其他文献
1942年Lansteiner及Chase二人实验证明,迟发性变态反应可由活的白细胞被动转移而不能由免疫血清转移,建立了细胞免疫的概念。此后,Lawrence于1949及1952年先后从对结核菌素及
语言研究意义,逻辑在于求真,从语言的角度探讨逻辑中的真理问题已经成为西方语言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那么什么是真?为何要研究意义?真与意义,或者说,意义与真理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