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针对特定时间区间内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对比分析食道调搏(TEAP)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价值,为提高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提供切实依据,最终目的在于保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疗效及预后,同时减轻副作用。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n=47。对研究组患者行食道调搏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普罗帕酮复律。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医疗及护理操作均指定高年资、高职称临床医护人员完成。观察指标包括:(1)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开始至停止所需时间,其中PSVT的终止表现即恢复窦性心律;(2)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具体时间点选取治疗前(T0)、治疗后1h(T1)、治疗后2h(T2)。其中患者对自身疼痛自评方法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医生对患者疼痛程度评价方法选择Kuttner面部表情疼痛评价法,上述量表得分与疼痛程度均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被评价者疼痛程度越重)。(3)应激反应: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具体时间点选取治疗前(T0)、治疗后1h(T1)、治疗后2h(T2),具体生命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4)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胸痛、窦性停搏、低血压、终止后早搏等。(5)经济性: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单位以元计。(6)负面情绪: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紧张情绪变化情况,评价方法选用14压力知觉量表(CPSS),分数与被评价者心理紧张程度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被评价者心理越紧张)。(7)满意度:于本次治疗结束后指导患者独立填写(特殊情况下可由患者家属代为填写,如患者意识不清等)由本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制定的自拟治疗满意度调查表,分数与被评价者满意度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评价者对本次治疗过程满意度越优)。将上述研究所得两组相关数据利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19)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结果如下:(1)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开始至PSVT终止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均<0.05(存在统计学意义)。(2)疼痛程度:两组T0时VAS、Kuttner面部表情疼痛评价方法评分结果对比均P>0.05,T1时两组VAS、Kuttner面部表情疼痛评价方法评分结果均较T0时显著降低,而T2时两组VAS、Kuttner面部表情疼痛评价方法评分结果则较T1时进一步下降,但研究组T1、T2时间点VAS、Kuttner面部表情疼痛评价方法评分结果较T0时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时间点VAS、Kuttner面部表情疼痛评价方法评分结果对比均P<0.05。(3)应激反应:两组T0时HR、MAP检测值对比均P>0.05,T1时两组HR、MAP检测值均较T0时显著降低,而T2时两组HR、MAP检测值则较T1时进一步下降,但研究组T1、T2时间点HR、MAP检测值较T0时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各时间点HR、MAP检测值对比均P<0.05。(4)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8.51%,对照组则高达25.53%,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总比率数据对比P<0.05(注:本次研究未出现同1例PSVT患者同时发生2种及以上不良反应情况)。(5)经济性:研究组患者治疗所产生的相关费用与对照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6)负面情绪:两组患者分别经食道调搏、药物治疗前CPSS量表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CPS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下降,研究组治疗后心理紧张情绪较之前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CPSS量表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各组治疗前后CPSS量表评分对比均P<0.05。(7)满意度:两组患者经相应方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对本次治疗工作评价得分(即自拟治疗满意度调查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食道调搏应用于PSVT治疗过程中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此法在安全性方面也存在一定优势,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对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在实际救治过程中,建议选择食道调搏作为治疗PSVT的首选方法,从而有利于保障PSVT患者疗效、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