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源性细胞外囊泡中的半乳糖凝集素14诱发高血压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源性细胞外囊泡诱导c57b小鼠出现子痫前期临床症状研究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源性细胞外囊泡能否诱导c57b雌鼠出现子痫前期临床症状。研究方法:经中福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选取2017年10月至12月于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住院行剖宫分娩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和和正常孕妇的胎盘各3例,采用体外绒毛组织培养法制备胎盘源性细胞外囊泡,三步超速离心法后PBS重悬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ar vesicles,EVs),BCA法定量确定其蛋白浓度,调整浓度为1mg/ml。随机将c57b雌鼠分为三组即空白组(blank)、正常组(control)和子痫前期组(PE),每组6只小鼠,分别于实验D1、D3、D5、D7经尾静脉注射100ul不同溶液,空白组注射PBS,对照组注射正常孕妇来源的胎盘源性EVs,子痫前期组注射子痫前期来源的胎盘源性EVs(每个胎盘制备的EVs注射两只小鼠),在尾静脉注射期间密切观察孕鼠的精神、饮食和活动情况等。实验D0、D2、D4、D6、D8天采用尾动脉无创血压仪测量记录各组小鼠血压及心率数值,D9使用小鼠代谢笼收集各组小鼠24小时尿液,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小鼠尿液白蛋白含量及肌酐含量,并计算两者比值。D10内眦静脉收集小鼠全血后离心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血清人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内皮素-1(ET-1)、白介素-1β(IL-1β)、血管紧张素2(ANGII)等指标,经HE染色观察肾小球病理改变,研究结果:尾静脉注射前,三组小鼠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无统计学差异。子痫前期组小鼠D2起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空白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无统计学差异。三组小鼠实验期间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子痫前期组小鼠血清ET-1及IL-1β浓度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小鼠血清ANG II浓度无统计学差异。子痫前期组尿蛋白、尿蛋白/肌酐比例及肾小球直径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空白组尿蛋白、尿蛋白/肌酐比例及肾小球直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源性EVs可以引起c57b雌鼠出现血压升高、尿蛋白增多等子痫前期临床典型症状,而正常孕妇胎盘源性EVs不能引起c57b雌鼠出现子痫前期典型症状;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源性EVs可能通过引起c57b雌鼠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诱导endothelin-1合成分泌增多,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源性EVs可以导致c57b雌鼠肾小球增生,引起肾小球性血浆白蛋白漏出增多,从而引起尿蛋白增多;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源性EVs可能刺激免疫细胞释放IL-1β等炎性物质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增强。第二部分:子痫前期患者血浆中的半乳糖凝集素14与子痫前期症状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研究胎盘源性细胞外囊泡中潜在的子痫前期致病因子。研究方法:取正常孕妇来源的和子痫前期患者来源的胎盘源性细胞外囊泡各3例,进行LS-MS蛋白质谱定性分析,找出差异蛋白(子痫前期来源有而正常来源没有的),从差异蛋白中找出胎盘特异性表达的蛋白,通过western blot验证其在不同来源的胎盘、胎盘源性细胞外囊泡中的含量。采集2018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中福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血浆(33例)及正常妊娠孕妇血浆(35例),收集两组孕妇的基本资料及相关临床数据,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半乳糖凝集素14的浓度,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孕妇血浆半乳糖凝集素14与子痫前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通过对两组胎盘源性EVs的蛋白质谱定性分析进行比对,共获得差异蛋白184个,通过GO分析结果提示这些差异蛋白广泛参与细胞生长分化进程、代谢过程及生物调控等。通过pubmed搜索相关数据库发现,184个差异蛋白中只有半乳糖凝集素14特异性表达在胎盘组织上。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子痫前期来源胎盘及胎盘源性EVs中的半乳糖凝集素14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子痫前期患者血浆半乳糖凝集素14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孕妇血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半乳糖凝集素14的浓度与孕妇血压及尿蛋白的升高成正相关,与孕妇血浆白蛋白浓度及胎儿出生体重成负相关,以上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孕妇血浆半乳糖凝集素14浓度与孕妇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相关性。半乳糖凝集素14对子痫前期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得出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8,具有较高的潜在临床诊断价值。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源性EVs及血浆中半乳糖凝集素14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孕妇血浆半乳糖凝集素14浓度与子痫前期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与血压、尿蛋白等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是一种潜在的全新的评价和预估子痫前期疾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第三部分:半乳糖凝集素14诱导血压升高及其机制研究研究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14是否能诱导c57b小鼠出现子痫前期临床症状及其引起血压升高的机制。研究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蛋白表达系统合成重组半乳糖凝集素14。动物实验:随机将c57b雌鼠分为三组即对照组(conntrol)、半乳糖凝集素14组(galectin14)和半乳糖凝集素14加咖啡酸苯乙基酯组(galectin14+cape),每组6只小鼠,分别于实验D1、D3、D5、D7经尾静脉注射100ul不同溶液,空白组注射PBS,galectin14组注射溶液1(含重组galectin14 16ug),galectin14+cape组注射溶液2(含重组galectin14 16ug及10umol CAPE),在尾静脉注射期间密切观察孕鼠的精神、饮食和活动情况等。实验D0、D2、D4、D6、D8天采用尾动脉无创血压仪测量记录各组小鼠血压及心率数值,D9使用小鼠代谢笼收集各组小鼠24小时尿液,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小鼠尿液白蛋白含量及肌酐含量,并计算两者比值。D10内眦静脉收集小鼠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galectin14、内皮素-1(ET-1)、白介素-1β(IL-1β)、血管紧张素2(ANGII)等指标,经HE染色观察肾小球病理改变;细胞学实验: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别予以两种不同的处理:(1)不同浓度的重组galectin14包括0mol/ml,1*10-11 mol/ml,1*10-10 mol/ml,1*10-9,与细胞共同培养,部分细胞共培养30分钟后固定用于免疫荧光以及提取核蛋白,其余培养24小时提取细胞总蛋白;(2)每孔细胞中加入咖啡酸苯乙基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使终浓度达10umol/ml,共培养1小时后,在加入不同浓度的重组galectin14包括0mol/ml,1*10-11 mol/ml,1*10-10 mol/ml,1*10-9 mol/ml与细胞共同培养,部分细胞共培养30分钟后固定用于免疫荧光以及提取核蛋白,其余培养24小时提取蛋白提取。研究结果:动物实验:尾静脉注射前,三组小鼠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无统计学差异。galectin14组小鼠D2起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小鼠实验期间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galectin14组小鼠血清ET-1及IL-1β浓度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小鼠血清ANGII浓度无统计学差异。galectin14组尿蛋白/肌酐比例及肾小球直径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两组尿蛋白、尿蛋白/肌酐比例及肾小球直径均无统计学差异。体外细胞学实验:共培养30分钟后,与galectin14共培养的HUVECs的NFkb入核数量明显多于galectin14+CAPE供养及空白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养24小时后,与galectin14共培养的HUVECs的ET-1合成量随galectin14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各浓度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与galectin14+CAPE共培养的HUVECs的ET-1合成量与galectin14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半乳糖凝集素14可以诱导c57b雌鼠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增多、全身炎症反应增强等子痫前期典型临床症状;半乳糖凝集素14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的转录因子NFkb入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缩血管因子内皮素-1分泌增多,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功能障碍,血压升高,NFkb抑制剂CAPE可以逆转这一进程;半乳糖凝集素14可能通过NFKB信号通路引起肾功能的损伤及全身炎症反应过度。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电能的消耗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急剧增加。因此,将这些能源需求相互连接的迫切需要已经出现,这一需求已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以有效地与其他国家分享当前电力容量,从而增强了运营灵活性和供应安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电压源转换器(VSC)的多端高压直流(MTDC)网络,被认为是实现这种互连的首选技术。然而,技术局限和直流故障限制了MTDC网络的发展,需要在随后的处理中适当地加以解决。因此,为了使MTD
学位
木材是一种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种大分子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复合材料。其黏弹性行为与木材的微观构造因子及其化学组分密切相关。关于木材的宏观黏弹性行为研究已经非常深入,而其微观黏弹性行为需要进一步突破。纳米压痕技术作为研究木材微观力学的重要手段已经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所接受,为进一步研究木材微观黏弹性行为提供了新的手段。本论文通过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马尾松木材细胞壁纵向黏弹性进行相关研究分析,并与木
学位
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上升为致病率的首要元凶,动脉粥样硬化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亦是引发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主要缘由,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病理特点,是斑块表现为局灶性分布。尽管所有动脉处于同样的血液成分中,但病变好发于动脉血管的分岔、弯曲处,这些部位的血流剪切力形式是以无确定方向的湍流为主,表明血流剪切力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
学位
语音识别中一个独有并且有趣的自然现象是声学序列和语言学序列的长度可变性,这使得语音识别需要同时建模两种序列之间的状态对齐与模式分类。在训练阶段,一组带有已知标签的输入特征被提供给系统进行模型构建,序列建模和模式分类是前一问题的两大核心,这决定了语音识别系统可达到的识别精度的上限;而测试阶段,通常由单帧的分类器推理和逐帧的联合转移模型、字典和语言模型的搜索解码组成,这决定了识别速度和实际可达的识别精
学位
背景:我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日趋明显,使得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增加。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其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然而,高血压可防可控,降压治疗可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超过50%,降低脑卒中风险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25%。因此,我国指南推荐高血压的诊治策略应该从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断、早治疗和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入手,加强健康宣教,不断提高知晓率、
学位
目的1、调查首次剖宫分娩对二次妊娠母胎结局的影响。2、比较初产有指征剖宫产和无指征剖宫产孕妇第二胎围产期的结局。3、研究短妊娠间隔对初产剖宫产孕妇第二胎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1、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3.1至2016.12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进行单胎分娩的经产妇,按照第一胎的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第二胎围产期并发症的风险。2、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2.1
学位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儿童期和婴儿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常见的恶性神经肿瘤。铂类药物化疗是其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如何降低铂类药物的对功能器官的毒副作用同时保持其对肿瘤组织的高药效是铂类药物研究的重点。此外,斑蝥素是一种高效的天然毒素,在各种癌症(包括NB)上具有高效的抗肿瘤特性。然而,斑蝥素同样可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这使得其用于癌症治疗的应用受到限制。在这里本课题将斑蝥素与四价杂合铂前药
学位
湿热压缩密实化木材可提高其力学性能,但在湿热环境下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回复,因此仍需对其压缩变形进行固定。以往研究往往侧重如何提高压缩材变形固定效果,而很少关注热压工艺对木材残余应力及变形固定的影响。本研究以我国重要的人工林木材杉木为研究对象,从木材压缩工艺入手,系统研究木材在热压和变形固定过程中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以实现对压缩变形的最大控制和力学性能的最小损失,同时关注木材颜色等表面质量的变
学位
【目的】本研究回顾了近二十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病例,分析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基因突变特征等方面与预后及伊马替尼疗效的影响;分析讨论易误诊胃肠间质瘤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通过表达谱芯片等手段来探究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胃肠间质瘤预后及伊马替尼疗效中的作用。【方法】(1)回顾19
学位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储能技术与需求侧调控技术因其可控性强、用户参与度高等优点,逐渐成为调节间歇性能源出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的关键技术。为降低实际应用成本,储能技术从单一的电储能技术逐渐向电热耦合储能技术发展,需求侧调控技术也逐渐向热负荷调控技术聚焦。混合储能与供热系统集成的清洁能源协同消纳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提出广义电池储能系统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