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16井区位于克拉玛依白碱滩区和百口泉镇之间。构造上准葛尔盆地西北缘的克——乌逆掩大断裂(有的叫克拉玛依大断裂)带的中段,白碱滩断裂与西白碱滩——百口泉断裂之间的白碱滩~百口泉南部段;为克拉玛依大逆掩推覆构造的前缘断块带。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发育,并在该火山岩中发现了丰富油气藏。但由于火山岩中构造复杂、岩性分布无规律、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等特点,目前对于火山岩储层的认识不深入,指使该油藏的开发工作遇到极大困难。根据上述现状,本文利用钻井、岩心资料,重点是测井资料解释,对研究区的构造、岩性、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等进行了初步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火山岩的裂缝进行了评价解释,最后对该研究区的裂缝进行了评价。 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得出了以下几方面认识: 1) 该区构造是推覆构造的前缘的一部分,主要受推覆构造控制,火山岩层向西北方向倾斜,倾角较大; 2) 火山岩岩性复杂,由于受火山岩形成方式和构造的影响,岩性分布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上都无明显的规律性;但测井响应特征具有一定的分带性,纵向上可分为4个测井相带,该分带主要受构造运动以后的风化溶蚀作用的影响而成,并非真正的岩石学意义上的分带; 3) 火山岩储层中裂缝发育,主要以中、低倾角裂缝为主,其中网状裂缝的密度最大,在10~15条/米之间,平均值为12.9条/米,斜交缝次之,全区的平均密度为3.11条/米;测井资料计算的裂缝孔隙度在0.01~0.08%之间,裂缝宽度在0.01~35um之间;但由于部分裂缝被全充填或部分充填,裂缝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研究区现代地应力方位大约为100°左右,沿此方向延伸的天然裂缝可能会有一定程度张开,对油气运移方向有一定的作用; 4) 石炭系储层空间类型主要为粒内溶孔、微裂缝、裂缝、基质溶孔,裂缝和基质溶孔是主要的储层空隙空间; 5) 储层模式主要有裂缝直接连通的裂缝型、裂缝间接连通的孔隙-裂缝型两种模式; 6) 火山岩储层是由裂缝和基块孔隙组成的多重介质储层,石炭系主要储层类型有低孔-裂缝型和孔隙-裂缝型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