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艺术形象是原始社会人民思想的载体,是封存于纸张中的活化石,对这些艺术形象的鉴赏与研究是探索中华文化根源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的神怪形象多出自《山海经》及其衍生书籍《神异经》中的记载。其中《山海经》这部被古今学者赞为“千古奇书”的著作,有着极大的美学研究价值,蕴藏着丰富的美术资源与教学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艺术教育的不断重视和对艺术教育模式的不断优化,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美术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当开发运用传统文化资源,让人类文化遗产在发挥价值中受到重视,是如今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将面临的课题。在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美术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某种绘画技能,更应注重对青少年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青少年从全新视角审视传统文化,在保留艺术特征与精髓的前提下重新阐释,为传统艺术形象的继承与再创造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本文结合如今美术教育现状,对《山海经》神怪形象进入初中课堂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设计了三个学习领域的教学详案,对今后《山海经》融入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本文共分为四章,每一章节要义为:第一章:简述课题的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与本研究相关课题的研究进行阐述与总结,并分析已有研究之不足。第二章:从对《山海经》的基本认知进行阐述,并对各国神怪形象的传承现状进行对比,阐述传承《山海经》神怪形象的重要性。第三章,从三方面对《山海经》神怪形象进入课堂必要性进行分析,通过系统分析与实践调查阐述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第四章,结合所搜集的资料与理论,设计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三个教学模块的具体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课后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对教学成效进行评测。第五章,通过教学成效的评测对课题研究的教学成效进行总结,并对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可取与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