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即时通讯中的印象管理和印象形成--基于腾讯QQ用户的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象管理,也称为自我呈现,是人们试图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过程。在欧文·戈夫曼(1959)的开创性工作之上,有关自我呈现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积累了大量资料。近年来,自我呈现日益受到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关注,成为自我的社会认知研究的核心关注点。  印象形成,指个体在没有特定目的甚至在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根据他人的行为信息形成印象的过程。这些年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自Higgins开始用实验进行研究以来,研究者们提出了众多的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有:图示理论、激活扩散模型、存贮箱模型、包含/排除模型、预期和对比模型、安排/调整模型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深入触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正在逐渐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网络交流超越时空限制的特点,使身处不同空间,特别是远距离的人们得以建立和保持联系。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合作交流及自我塑造的空间。  QQ是一种即时性聊天工具,全名叫腾讯即时工具。目前,其注册用户已经接近6亿。即时通讯所具有的多维、流动特征,为人们的角色扮演提供了多样化的舞台。在即时通讯中,人们通过真实而深入的自我呈现,在相互信任、平等交流、自主选择、彼此获益的基础上发展纯粹关系。凭借这些特点,QQ己经远远超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的作用。网民利用QQ进行即时性互动,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各种角色。  本文以QQ聊天工具作为考察点,研究网络空间中的人际交往,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即时性互动。目的是在讨论网络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对即时通讯中的自我呈现和印象形成过程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研究一:QQ用户印象管理横断研究。  本研究以448名QQ用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QQ用户资料各部分(头像、昵称、个人签名、个人说明等)在印象管理中有不同的用途,并进一步分析了QQ用户印象管理在性别、学历、年龄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二:QQ用户印象管理纵向研究。  本研究以研究者的38名QQ好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观察、内容分析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QQ用户资料各部分(头像、昵称、个人签名、个人说明等)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性别、学历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三:QQ用户择友印象形成研究。  本研究以38名QQ用户为被试,通过实验情景模拟QQ用户征友者的微观的、动态的、复杂的印象形成过程,采用内容分析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QQ用户经过长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所形成的择友观念与择友标准,以及他们内部心理加工过程在性别和学历上的差异。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理解网络空间中印象管理特点和印象形成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人际交往也具有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拓展一词,近年来在社会各界使用的频率日益加大,而在体育运动项目的研究上,“拓展"一词的使用却很少见。有关拓展的研究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大都集中在拓展训练方面,而有关
已有研究探讨了中国青年大学生与老年人以及个体母亲是否健在的母亲参照效应,发现青年人的自我中包括自己的母亲,而老年人自我中不包括母亲。但是这些研究中都没有设计对照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