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国进入了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区域发展格局。城市绿地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在快速提升,建设格局在不断重塑。但受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以及土地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绿地建设区域不均衡性日益显著。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导发展模式,城市群将成为城市绿地建设发展的良好空间载体,并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城市绿地建设的发展方向;其构建良好分工体系和层级关系的目标,也使得将城市群进行层级划分培育和建设成为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多角度分析城市群绿地建设区域差异提供了可能性。然而,不同层级城市群在所享有的绿地建设基础、财政支持及地方权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准确研判不同层级城市群之间与其内部绿地建设水平差异,并探明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探寻城市群绿地建设的问题根源,为制定差异化绿地建设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保障城市绿地建设科学、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方创琳等根据城市群识别的基本定量标准、发育程度与战略地位等,在《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6》提出中国城市群建设“5+9+6”的层级格局,即重点建设5个国家级城市群,使其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主要门户、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稳步建设9个区域性城市群,健全城镇体系,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引导培育6个地区性城市群,将其打造成各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推进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依托,共计20个城市群为研究单元。以建成区绿地率为研究指标,综合差异指数、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1996~2016年我国三大层级城市群建成区绿地率的差异特征及其构成分解。再进一步结合地理探测器方法,通过因子探测与交互探测对影响我国城市群以及不同层级城市群建成区绿地率时空格局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其背后的驱动力以及多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实证表明:(1)时空分布上:我国城市群绿地建设水平整体上呈平稳上升趋势,较全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各层级城市群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差异,低速发展集聚趋势加剧,绿地建设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群发育水平。(2)差异演变及分解上:城市群绿地建设水平区域差异在总体、不同层级均为下降趋势,但波动程度存在显著的层级性差异,呈“地区性>国家级>区域性”的特征。城市群绿地建设水平总体差异主要由层级内差异引起,其中国家级城市群内差异最大,对总体差异的影响度逐步加强,而层级间差异对城市群绿地建设水平总体差异的贡献度略有提升。(3)影响因素探测上:(1)因子探测:经济的发展与建设用地的扩张是提升建成区绿地率的主要动力,人口的凝聚力以及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等因子具有显著作用力,而自然环境因子的“天然影响力”也逐渐显现。(2)交互探测: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因子的交互呈一致正向强化作用,其中,社会经济因子的交互作用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地形地貌、水热条件的与社会经济因子交互解力的主导作用在明显提升。本文从城市群视角切入,深入分析中国城市群建成区绿地率的时空演化与异质性,打破“东中西”地区和行政区划的固化分类模式,丰富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差异研究的视角、方法。在定量分析影响因子作用力的基础上,定性地对城市群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绿地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不同城市群制定相关绿地建设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