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晶复合结构条带中的磁偶极相互作用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e3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磁材料的磁性能会受到与之临近材料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研究周围材料对纳米晶(FINEMET)条带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磁偶极相互作用是调控磁性材料内在属性的核心物理机制之一,所以研究磁偶极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软磁材料磁学性能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本论文以磁偶极相互作用为出发点,在理论公式的指引之下,构建理论模型并分析几何因子(K)与磁偶极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同时证明了巨磁阻抗效应(GMI)和磁滞回线法(Hysteresis Loop)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研究磁相互作用的方法。继而设计和制备了单层、双层以及三层的纳米晶复合结构条带,探讨了磁偶极相互作用对复合条带的磁各向异性场、峰位场、平台终点场、矫顽力、磁化率、灵敏度以及磁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框架是:第一章介绍纳米晶软磁材料及复合结构、磁相互作用和巨磁阻抗效应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阐述材料制备和表征技术,主要是采用单辊熔融快淬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化学镀法、磁控溅射法以及与热处理和氢气退火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多种纳米晶复合结构条带;第三章采用具有横向磁结构的纳米晶条带构建磁偶极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基准(Probe)纳米晶条带与偶极(Dipole)纳米晶条带之间的磁偶极相互作用,探讨了几何因子与磁偶极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是纳米晶/磁性层(FINEMET/Fe10Co90)复合条带的磁性能研究,分析了复合条带的峰位场、磁各向异性场、磁化率、矫顽力与Fe10Co90层厚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从磁偶极相互作用的角度合理解释了其内在物理机制的变化规律;第五章是纳米晶条带/石墨烯(graphene,简称G)/磁性层复合结构(FINEMET/G/Fe10Co90)条带的磁性能研究,通过改变石墨烯层数和Fe10Co90层的厚度,研究几何因子对纳米晶复合条带磁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磁偶极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及应力共同竞争模型解释其峰位场、磁各向异性场、矫顽力的变化规律。最后是总结与展望。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纳米晶条带中的磁偶极相互作用(1)在基准Probe纳米晶条带周围平行并排多根偶极Dipole纳米晶条带时,其磁阻抗曲线中的峰位场(Hp)和平台终点场(Hend)随着Dipole条带根数的增多呈现出线性增大的趋势,这是由于磁偶极相互作用线性地叠加在了基准Probe纳米晶条带的峰位场和平台终点场上的缘故。(2)当基准Probe条带的驱动频率在200 k Hz~80 MHz范围变化时,基准Probe条带的平台终点场并不发生明显变化,但基准Probe条带的峰位场在频率为40MHz以后则急剧增大,这是因为其磁化过程受到补偿场(Hcom)、涡流损耗、转动阻尼共同影响的结果。2.纳米晶/磁性层复合结构中的磁偶极相互作用(1)在纳米晶条带的光滑表面(smooth surface)溅射不同厚度Fe10Co90层并形成FINEMET(smooth surface)/Fe10Co90复合条带,当Fe10Co90层厚度在10 nm至60 nm变化时,复合条带的磁各向异性场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这与纳米晶条带和Fe10Co90层之间的磁偶极相互作用和应力之间的竞争有关。(2)在同样厚度Fe10Co90磁性层的情况下,FINEMET(twin surface)/Fe10Co90条带的峰位场小于FINEMET(smooth surface)/Fe10Co90和FINEMET(rough surface)/Fe10Co90条带的峰位场,这是因为FINEMET(twin surface)/Fe10Co90复合条带中粗糙面(rough surface)的Fe10Co90磁性层和光滑面(smooth surface)的Fe10Co90磁性层都与FINEMET条带同时存在磁偶极相互作用的缘故。3.纳米晶条带/石墨烯/磁性层复合结构中的磁偶极相互作用(1)在同样石墨烯(G)层数量的前提下,当Fe10Co90磁性层的厚度在10 nm至60 nm变化时,FINEMET/G/Fe10Co90[t]复合结构条带的峰位场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这是由于FINEMET条带和Fe10Co90磁性层之间存在磁偶极相互作用以及磁弹性能共同作用结果。(2)在控制Fe10Co90磁性层厚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石墨烯层数量的增加,复合结构FINEMET/GN/Fe10Co90条带的磁各向异性场增大、磁化率降低、矫顽力增大。这是因为磁偶极相互作用变小,以致对复合结构条带的调控作用变得越来越弱的缘故。(3)磁偶极相互作用对FINEMET/G/Fe10Co90复合结构条带的磁化反转机制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原因在于复合条带的磁化反转机制主要是因为退磁场占据主导作用,磁偶极相互作用为次要因素的缘故。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系统生物学的世纪,基因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水稻(Oryza sativa)是模式单子叶植物,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基因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成为解析水稻生物学问题的新途径,在许多研究领域已经广泛开展。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重要的水稻病毒病,由水稻条纹病毒(Ricestrip virus,RSV)所致,近年来在我国稻区连年暴发,防治起来十分困难。虽然RSV的流行学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五音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症状及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9月120例FD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为6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五音疗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和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和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北京新发地疫情期间的食品谣言事件给国内三文鱼消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本文根据北京市实际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消费者对三文鱼购买意愿的恢复周期,探讨了风险偏好、风险感知、官方媒体信任以及自媒体信任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剔除掉疫情大环境好转的潜在影响后,消费者三文鱼购买意愿的完全恢复出现在事件发生后第25周,恢复周期与剔除前的22周相比小幅延后。第二,食品谣言冲击后的消费者购
柚是我国重要的水果。柚遗传背景较复杂,生产周期长,一直以来难以建立精确的物理图谱,这为进行柚基因组学的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克隆一些重要的园艺性状基因造成了困难,染色体微分离和微克隆技术的应用为柚类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柚单染色体极小,形态辨别和微分离困难,本试验采用随机微分离的方法,通过LA-PCR-AFLP技术对染色体进行同源划分,并使用Southern杂交技术对单染色体微克隆质
海洋是人类最大也是最后一块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生物资源宝库,在陆地资源开发已日趋饱和的今天,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和注意到海洋生物资源研究的重要性,纷纷将研究注意力转向海洋生物。海洋微生物,尤其是嗜热微生物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现代理论和环境证据表明嗜热菌是地球上形成的第一类生命形式,研究它对探索生命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嗜热微生物及其嗜热酶在工业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有重要的用途。近年来,感染嗜热微生物的
本文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常人方法理论以及期望模型理论,构建了以感知有用性为中介变量的研究假设模型,探索消费者环境知识对绿色消费意向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环境知识、主观规范对绿色消费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中介了媒体宣传、环境知识、主观规范和政府政策支持与绿色消费意向的关系;政府政策支持对绿色消费意向既能产生直接影响又能通过影响感知有用性产生间接影响,而媒体宣传可能因为虚假新闻的存在对
意识形态安全是网络舆论治理的终极目标,网络舆论是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以革命性技术为表征的5 G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互联网时代的传统的网络舆论治理格局,网络舆论治理面临全新挑战。革命性技术强势介入下的网络舆论面临着信息传播治理、内容治理与监督管理等诸多治理挑战,由此带来了意识形态安全隐患。基于此,5G时代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网络舆论治理应从回归技术理想思维、推动公共向善技术治理体系建设,解
互联网、智能技术与教育的纵深融合不仅丰富了教育的方法,也丰富了学习的形式。发展智能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智能技术的利用对于教学方法改革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各类教育平台和软件的广泛应用汇聚了大量的数字教育资源,这些资源的共享流通为用户自主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但是,这些资源往往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用户对资源的探索效率和效果,因此出现了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多方面处理的迫切需求,研究适用于数字教
在中职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学科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以此提升中职生的综合素质,让中职生为社会发展、企业进步贡献力量。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相互统一,落实德育教育理念,指引中职生形成积极的情感观、文化观、人生观,培养他们爱生活、爱人民、爱祖国的优质思想品德;也要展现榜样力量,注重在语文学科中融入德育教育,带领中职生不断进步、成长,让其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其人文、道德和
生活垃圾快速增长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挑战,垃圾填埋场等末端处置设施从选址建设直至运营封场,一直伴随着邻避现象和环境正义的争论。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的生活垃圾分类实践进一步将生活垃圾相关议题从末端设施影响拓展至居民源头分类,各环节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权利和义务界定成为学界和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本文辨析了环境正义的内涵,剖析环境权利义务在垃圾管理各环节和责任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基